建言獻策闖難關—2009年人民政協參政議政亮點掃描

時間:2010-03-02 15:03   來源:新華網

  2010年3月2日,天安門廣場紅旗飄飄,喜迎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于3月3日在北京開幕。新華網 翟子赫 攝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顧瑞珍、吳晶晶、隋笑飛) 早春三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即將在北京拉開帷幕。

  回眸2009年,這個在國際金融危機寒流中艱難前行的年份,留下了人民政協盡心履職促“三保”、情係民生謀發展的閃光足跡。

  關注民生促和諧

  一年前,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龔曉夕或許沒有想到,在“後危機時代”能這麼順利地找到這樣一份工作:2009年11月,在當地政府組織的“村官”選拔中,27歲的龔曉夕成為一名村幹部。

  就業是民生之本,牽動著政協委員的心。“大學生當‘村官’,不僅能促進大學生就業,而且能培養後備幹部隊伍和促進新農村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資訊物理工程學院副院長朱建軍去年的提案之一就是呼籲推進“大學生‘村官’計劃”,政協各級組織力促這一計劃的有效推進。

  惠民生才能順民心,順民意才能聚民力。去年一年間全國政協就“民生與和諧”主題積極開展工作,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別的政協委員也通過政協的渠道和平臺傾心盡力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

  烈日炎炎的六月,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為組長,提案人代表、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提案承辦單位代表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在四川、廣東兩省就農民工培訓進行專題調研。“當時這個問題受到委員們的高度關注,提交了上百件提案,為了推進農民工培訓的統籌協調,調研組每到一地都和農民工代表座談,共謀良策,及時形成報告上報中央。”提起當時的情景,參與調研的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工作人員黨廣興記憶猶新。

  這份報告明確提出整合現有資源、分工合作、統籌兼顧、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等建議,很多建議已被吸納進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1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中。

  貼近民生察冷暖,百姓疾苦挂心間。人民政協各級組織重視民生、關注民生,緊緊圍繞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生産和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問題議政建言。2009年,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收到這些方面問題的提案多達1900余件,民生提案辦復率也位居前列。

  政協常委會把反映社情民意的重點始終放在促進民生改善上。6月份舉行的第六次政協常委會議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被列為議政主題。

  涉及民生的課題也是全國政協各專門委員會調研的主線之一。2009年,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抓住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民生問題以及發展社會事業、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問題開展工作,共進行專題調研8次、專題考察1次,形成調研報告8份,向大會提交發言材料6篇,報送政協資訊16條。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