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關注”架心橋 中國“兩會”聚僑心

時間:2009-03-13 13:49   來源:中新網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于十二日在此間閉幕。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兩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是分佈在世界各地四千八百萬華僑華人關心的一個聚焦點。會議期間的“雙向關注”,拉近了海外華僑華人與中國的距離。

  二00八年,一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海外華僑華人亦置身其中。貿易、餐飲、製造等華人賴以生存的傳統産業,在危機大潮中艱難支撐;華人商業科技精英面臨就業與創業的困境,在去留之間徘徊。當全球民眾深切感受到金融風暴帶來的“寒冬”時,中國經濟發展走勢關係世界經濟景氣,也影響著海外華僑華人。

  今次“兩會”在傳遞中國政府未來一年施政方略資訊的同時,也對海外僑胞的民生問題予以關注。

  從獲邀列席全國政協大會海外僑胞人數創新高,到《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貫徹中共的僑務政策,支援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祖國家鄉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從民主黨派提出涉“僑”提案,到代表委員聚焦“海歸”;從僑務部門官員與僑胞座談聽“僑聲”,到共同支招華僑華人渡危機……海外華僑華人也作為一個普通但不平常的群體,在“兩會”中頗受矚目。

  委員代表爭相為身處危機中的僑胞獻策:“僑資企業海內、海外兩個市場不能偏廢”、“實施專項貼息”、“希望能與中小企業享受‘同城同待遇’”、“推廣‘居住證’解決‘海歸’後顧之憂”、“關注華僑華人新生代”……一系列涉僑話題漸熱。

  在中國“兩會”關注海外華僑華人的同時,海外僑胞也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對“兩會”及中國發展的關注。

  三十三位應邀列席政協大會的海外華僑華人代表,在九天的會期裏,通過一系列座談和參觀,直接了解中國的政治生活,親身感受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並積極建言獻策。可以説一句話道出他們的心聲:“雖然我們只有三十三個人,但代表的卻是數千萬海外華僑華人。”

  各國的華文媒體也紛紛對大會進行深入報道,內容緊隨會議進程,呈現出與中國同步化、零距離的關注,甚至一些媒體還派出記者到北京做最直接的現場報道。在海外一些僑團會所和中餐館的電視螢幕前,經常圍滿觀看“兩會”新聞的人群。相關話題不僅是唐人街的街談巷議,也成為海外華人家庭討論的話題。

  匈牙利華商宋萬軍通過華文媒體寄語“兩會”稱,海外華人地位越來越高,與中國國力增強是分不開的。“我們希望國家越來越好,在海外的華僑華人才能揚眉吐氣。”

  “作為海外華人,不僅僅是關注,更將參與中國的發展建設”,塞席爾僑領廖智鋒表示,“從總理報告中不僅能夠得到信心,更能找到實現信心的方向和策略。”

  也有僑胞指出,“僑”即是“橋”,海外華僑華人一頭連中國,一手牽世界,“中國所有經濟計劃指出的方向,也可作為華僑華人應對危機和調整自身發展方向的參照。”

  “雙向關注”體現了全球華人共同面對困難與挑戰的奮發精神,無形中將海外僑胞的心與中國緊密地連在了一起。在抗擊金融危機影響的進程中,海外華僑華人必將與住在國、中國共同發展。(陸春艷)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