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港澳臺僑委09年工作掃描:凝心聚力共克時艱

時間:2010-02-24 13:16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一年多前,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迎面襲來,我國經濟發展遭遇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困難。在祖國大陸投資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因其領域多在外向型企業,受到的衝擊尤其劇烈。

  2009年,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圍繞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維護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權益,促進其不斷發展,積極開展調研,並組織相關活動聽取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關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意見,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9年初,港澳臺僑委承擔了組織邀請海外僑胞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工作。來自19個國家的33名海外僑胞列席了會議。此次列席會議的海外僑胞人數為歷屆之最,並首次旁聽了全國人大會議。列席會議的海外僑胞就“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如何發展經濟”等議題舉行了小組討論。討論會上,僑胞們爭先恐後發言,甚至互相“搶”話筒,他們熱烈地議論、交流,提出中國建設和諧社會可以深入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産業體系與政策的現狀和變遷,吸取經驗教訓;國家能夠給準備回國服務的留學人員提供預先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內科研項目的機會;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重視,推動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嚴把産品品質關,切實提升國家形象等建議。

  會後,港澳臺僑委將海外僑胞提供的20余篇建議文章進行整理,轉送國務院15個部委和相關部門,各部門給予高度重視,就僑胞提出的多個問題進行了答覆。

  “請進來”的同時,港澳臺僑委也通過界別活動等形式積極“走出去”。5月中旬,港澳臺僑委與中國僑聯聯合組織僑聯界全國政協委員赴江蘇省,就國際金融危機下僑資高科技企業創新發展情況進行考察,深入了解全球金融危機對僑資企業發展的影響、所採取的應對舉措及成功經驗,廣泛徵求僑商的意見和建議。

  3座城市、9場座談會、近300人現場參與討論,實地走訪7家僑資企業。在江蘇調研期間,委員們馬不停蹄。聽取江蘇省外經貿廳、省僑辦、省僑聯和各地市有關部門就江蘇省經濟形勢和僑資企業情況的介紹,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僑資企業家、歸國留學人員等交流座談。

  調研形成的《危中求機 促進僑資高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報告,剖析了僑資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科技研發扶持力度亟待加強,與內地企業交融合作不夠,高科技人才回國創業存在後顧之憂等四方面的問題,提出在較成熟的地區率先開闢中小企業金融業務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加大對高新技術研發的扶持力度,大力引進海外高科技人才,營造海外高科技人才創業的良好生活、法治環境等建議。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影響日益加劇,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的情況下,加強粵港澳合作對提升三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實力,保持港澳特區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國家于2008年底頒發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就顯得意義重大。港澳臺僑委選擇了珠三角地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的粵港合作問題進行調研。

  6月底至7月初,港澳臺僑委組織調研組在廣州、東莞、深圳等港資企業比較集中的城市進行調研。調研組在粵10天共召開了14場座談會,與120多名來自廣州、東莞和深圳市的港資企業代表、政府官員交換了意見,調研組還專門約請了部分香港知名人士進行研討,並赴7家港資企業和深圳灣口岸進行實地考察。對粵港合作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對粵港合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對粵港合作的前景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受到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的重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09年下半年,港澳臺僑委還參與了國務院僑辦牽頭組織的,中央涉僑部門參與的“維護僑商投資權益工作”的聯合專題調研。

  6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六次常委會議圍繞“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兩個議題議政建言。會前,港澳臺僑委根據會議的議題,廣泛聯繫海外華僑華人和相關專家學者,徵集了21篇建議性文章,編輯整理形成《海外專家學者關於“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意見建議》論文集,提交常委會議參閱。為常委們拓展討論思路起到了良好的參考作用。

  邀請港澳委員及海外列席人員的考察活動,也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結合起來。2009年,港澳臺僑委先後組織港澳委員對湖北、貴州和安徽進行考察,增進了港澳委員對三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擴內需保增長的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了解。

  5月,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赴湖北考察。委員們提出要大力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形成新的增長極、要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實現發展方式的新轉變等建議。8月,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赴貴州考察。委員們建議:加快發展旅遊業,使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突破口。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文化的保護,促進民族和諧。加強黔港交流合作,不斷提高開放水準。11月,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赴安徽考察。委員們建議:深入發掘人文資源,發揮獨特的文化優勢。深入發掘安徽品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深入發掘皖澳合作領域,實現兩地優勢互補。

  10月下旬,港澳臺僑委組織了部分曾列席全國政協全體會議的海外僑胞,赴廣西、雲南和北京等地考察進一步發揮海外僑胞在當地經濟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海外僑胞在當地投資創業等情況。

  這次考察的成員來自金融、農業、科技、醫藥等行業,層次高、專業性強、並在各自領域均有所建樹,考察團成員將此次考察看成是參與祖(籍)國建設的重要機會,充分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積極建言獻策。如建議廣西充分發揮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學習美國聖地亞哥市經驗,大力推進生物能源産業;建議雲南省利用植物資源及微生物物種豐富的特點,大力培植微生物産業,實現雲南生物産業跨越式發展等。考察團成員還抓住機遇,探討投資意向,尋找合作項目,受到各地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接待。

  傲雪梅愈艷,淩寒志更堅。經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進一步凝聚了海內外同胞,這必將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輝煌貢獻更大的力量。(江迪)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