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呼籲:中國在警惕通脹的同時也要避免滯脹

時間:2010-02-24 1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首屆中國經濟年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表示,宏觀調控政策應根據實際情況鬆緊搭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結構性調整。未來既要警惕通脹,又要避免滯脹,這就需要一方面加快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首屆中國經濟年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年會由中央電視臺主辦,央視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網路媒體進行全程報道。

  厲以寧認為,到現在為止,中國經濟仍然處在非均衡狀態,根據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經驗,我們經濟需要持續增長,在持續增長的條件下,3%左右的失業率和3%左右的通貨膨脹率是可以承受的。比如説,有人失業是有特殊的救濟安排,3%左右的通貨膨脹率會增加收入補貼,這種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宏觀調控的,宏觀經濟調控的警戒線應該定在什麼地方呢?根據多年的經驗應該定在4%的失業率和4%的通貨膨脹率,躍過了這個警戒線,就是説失業率突破了4%時,可以出臺一定寬鬆刺激經濟的政策,如果通貨膨脹率超過了4%也可以根據情況採取一定的緊縮的政策。

  厲以寧接著表示,根據中國多年的經驗,中國的通貨膨脹是三種類型並存:第一,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造成關鍵性的生産資料上漲造成的通貨膨脹;第二種是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就是説原材料價格上升造成的,這情況下會使生活費用上升,這種情況緊縮是沒有用的,緊縮對需求拉動型的有用,但需求拉動型的也不過表現這一點,就是通貨膨脹上來了失業也會上來,因為成本上來了,而會造成供給更加的困難;第三種是國際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因為我們有很多産品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這種情況下造成的通貨膨脹單純靠需求的緊縮是不解決問題的。所以,宏觀調控政策應當根據情況鬆緊搭配,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雙謹慎特殊情況、緊急情況才會用,一般是鬆緊搭配。

  厲以寧表示,中國當前固然需要警惕和預防通貨膨脹更需要注意的是滯脹,剛才説了警戒線,通貨膨脹率突破了4%是脹,但滯呢?國外認為他們的經濟增長率2-3%就行了,2-3%每年退休的工人留下的空缺就給年滿18歲的人創造了就業機會,而中國不一樣,我們的經濟增長率下降到6%了,通貨膨脹率在4%以上,這就是滯脹,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在運作宏觀調控的時候必須慎之又慎。另外,滯脹出現後怎麼變呢?也需要加以解決,這需要我們鬆緊搭配還不夠,還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樣實行結構化調整,只有結構化調整了,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存款準備金率為什麼不能結構性調整呢?東部提高0.5%,西部、中部暫時不動,東部提高到1%的時候,中部可以0.5%,西部仍然不動,因為這個問題是需要分結構調整的。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