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媒:李肇星不改幽默本色 對臺灣柔性喊話

  時間:2009-03-05 11:48    來源:中新網     
 
 

  在4日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記者會上,發言人李肇星再度展現獨特的“李氏風格”。臺灣媒體觀察到,由外交部長轉任發言人的李肇星仍不改幽默本色,以豐富的表情、手勢和詼諧風趣的應答,讓會場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説,“鐵嘴鋼牙”、“詩人外交家”、“農民本色”等,是大陸媒體對這位前外長李肇星的形容。而對臺灣民眾來説,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過去他狠批“臺獨”分子不會有好下場的模樣。如今,退下外長一職,首次擔任人大發言人,李肇星也卸下了以往外交場合上強硬的姿態,以妙語如珠的話語侃侃而談。

  

  “如果你對這個問題感興趣,那麼我請你拿出筆來認真記一記,因為這些事情涉及到很多數字,不太容易光憑印象就記得清楚,”在回答俄羅斯記者有關中國今年國防預算問題時,李肇星笑著提醒記者説,他必須利用這個機會對外界的不實報道做澄清。接著,他有備而來的拿起了手邊的一本《聯合國憲章》的小冊子錶示,中國是按照該憲章和國際關係準則來辦事的,並不存在所謂“隱性軍費”。

  李肇星説,“作為初來乍到,作為外事委主任委員,我是邊幹邊學。”並自稱,“我是祖國的兒子、人民的服務員、朋友的朋友、知識面前的小學生”,再度拿出另一本紅色封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小冊子説,“一年以來,學得最多的、讀得最多的就是憲法。”

  另一方面,李肇星也展露了其詼諧的一面,對於“有人提出,我們的代表在哪?認為與人大代表的聯繫不暢通”的質疑,他立即面露頑童般的笑顏,逗趣的機智應答道,“全國人民代表在哪?現在都在北京開會呢!”

  就如同過去擔任外長的時候一樣,李肇星不改其幽默本色,還會不時當場糾正翻譯詞不達意的地方。昨日從11點開始原定一個小時的記者會,在“李氏風格”下,欲罷不能的進行了近一個半小時。

  《聯合報》也刊文説,喜歡對記者“諄諄教誨”的李肇星,擔任新聞發言人可説如魚得水。昨天初試啼聲,他即以活潑生動的言語,獲得不少掌聲。

  臺灣TVBS題為“外長退轉戰人大 李肇星重出江湖”的報道説,還記得每年兩會,炮火四射的前外長李肇星嗎?雖然已經退休,不過依舊是離不開鎂光燈焦點,今年轉換跑道,重回第一線。

  報道注意到,輪到司儀翻譯講話的空檔,李肇星還會東張西望,找熟人打招呼,但其實真正令人關注,還是這位熟悉的新發言人,現在要怎麼面對臺灣問題。

  李肇星説:“我特別期待著到我們國家,美麗的寶島臺灣去看一看,我從來還沒有去過,實際上那是我的一個夢想,去出差的時候見到一個山,叫日月山,不知道為什麼,我在那裏想到的,就是日月潭。”

  泛綠色彩濃厚的臺灣《自由時報》也特別指出,李肇星昨天笑臉迎人,不同以往,改用“女媧補天”柔性喊話。他説,特別期待儘早到“我們國家美麗的寶島臺灣去看”,讀書時讀到“女媧補天”故事,之所以還有一塊地方忘了補,是因女媧把兩塊建築材料鄭重地送到了遠方,其中一地就是臺灣島。
 

 
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