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媒:海峽兩岸應同舟共濟 度過衰退危機

  時間:2009-02-27 10:37    來源:台灣網     
 
 

  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昨天發佈最新經濟預測,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負成長2.97%,創下歷年來最大衰退。
   
  據臺灣《經濟日報》社論報道,主計處的經濟預測中有多項是歷來最差,包括進出口增長率、民間投資增長率、連五季的最長衰退期,並預期今年消費者物價的跌幅0.82%,也是歷來之最,顯示通貨緊縮及經濟衰退同時出現的雙重壓力。為此,臺灣央行昨天立即宣佈降息,重貼現率降為1.25%,使島內的政策利率創下歷史新低。

 

  去年11月以來,全球各地發表的各項有關經濟統計數據一次比一次惡化,顯現70年來的全球經濟大衰退正在進行中,臺灣也逃脫不了此一厄運。因此,即使主計處的預測已是極度悲觀,但不能免除還有更壞的情況發生。
   
  社論説,國際經濟預測機構及外資對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幾乎全是負數;如環球透視預測負2.0%,IMF預測四小龍負成長3.9%;預測今年臺灣衰退比較嚴重的是摩根士丹利證券的負6%及里昂證券的負11%,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臺灣主計處的最新預測顯示,多項指標可能創下臺灣自1953年編算統計以來最大衰退幅度,雖震驚各界,但主計處終於正視現實,以務實態度呈現經濟面貌的作為,應予肯定。
   
  社論還説,臺灣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主計處會大幅下修,主因民間投資及出口萎縮幅度出乎預料;此二者一直是支撐臺灣經濟成長的主力,而今雙雙大幅下滑,也導致創紀錄的負成長。更因去年第四季負成長幅度極大,也吃掉去年上半年的成長貢獻,使去年全年僅增長0.12%,尚低於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1.38%。顯然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實質經濟成長,初始時即對臺灣經濟造成如此嚴重傷害,接下來問題持續惡化,亦將在預料中。
   
  社論説,臺灣主計處昨天大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且創下歷史新低,據初步了解,是鋻於IMF及環球透視不僅預測全體工業國及全球今年經濟都將衰退,更將臺灣最大出口對象的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6.7%與6.3%,遠低於大陸預測的8%;且全球貿易量成長率更自去年的4.1%降為萎縮2.8%,對出口高佔GDP七成的臺灣極為不利;加以去年上半年出口還成長18.1%,8月達到出口高峰,因此今年出口要轉為正成長根本不可能。不可諱言的是,今年9月以前出口持續大幅衰退是預料中事,9、10月衰退幅度可能緩和,11、12月才可能恢復成長,全年出口大幅萎縮已難避免。
   
  社論指出,更嚴重的是臺灣民間投資重挫,除表現在資本設備的進口已連續九個月負成長,高科技産業中的半導體及面板“兩兆産業”已淪為艱困産業,投資計劃幾全部停擺或延緩,加以房屋建築及其他産業在全球經濟大衰退下,投資全面萎縮,估計今年民間投資將大幅衰退二成以上,也嚴重衝擊今年經濟成長率。
   
  在出口及投資重挫下,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會否跌至去年第四季的負8%?社論對此認為情況尚不致惡化至此;原因是一方面因進口原油等價格已大幅下跌,資本設備及原料進口銳減,致出超倍增,對經濟成長有正貢獻;另方面受惠于發放消費券的刺激,臺當局又有搶救失業等各項措施,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使民間消費不致落為負成長。最重要的是擴大內需經濟方案,將使公共投資大幅增加。
   
  社論最後説,我們要強烈指出:面對如此惡劣的內外情勢,臺灣島內必須通力合作,共度危機。至於一般預料今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將領先全球經濟提前復蘇,臺灣若能善加把握此有利契機,或可減緩對臺灣不利的影響。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