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汲取民智 共克時艱——2009年兩會熱點前瞻

  時間:2009-02-25 09: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 題:汲取民智 共克時艱——2009年兩會熱點前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宋振遠、劉元旭

  國際金融危機突如其來,今年的全國兩會註定不同尋常。

  站在改革開放30年的新起點上,如何謀劃2009年的國家發展大計?面對尚未見底的危機侵擾,政府如何汲取民智,共克時艱?

  民惟邦本,本固邦強。“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仍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關注民生,推動改革,也將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保八”目標舉世矚目

  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擴內需、保增長將成為今年兩會的重要議題。這一鮮明特點已在先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彰顯出來。

  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已由“防過熱、防通脹”,迅速調整為擴內需、保增長。去年第四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8%,創下9年來同期最低季度增長速度。2009年要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任務相當艱巨。

  但中國保增長的目標不能動搖。只有實現保增長目標,才能消化和緩解就業、社保等諸多社會矛盾。

  輿論普遍預測,兩會代表委員將圍繞擴大內需尤其是農村消費、4萬億元投資刺激計劃、十大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展開討論,獻計獻策。

  “促就業”成為燃眉之急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我國面臨空前的就業壓力:一是失業返鄉的2000萬農民工和滯留城市難以就業的農民工。二是600多萬應屆高校畢業生。三是常年新增城鄉就業人員。三路就業大軍形成“疊加”效應,使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應對新挑戰,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央緊急出臺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從鉅額投資刺激計劃,到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從限制裁員人數、鼓勵企業有所擔當,到出臺政策措施扶持大學生、農民工等就業群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就業”的舉措。

  就業乃民生之本。記者調查發現,失業農民工期盼更多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大學畢業生則希望政府出臺優惠政策,給予更大的就業和創業空間。

  新醫改牽動國人心

  被認為“回歸公益方向”的新醫改方案于2008年10月14日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方案涉及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藥品供應以及醫療保障等多方面內容,勾勒出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新框架。該方案的目標之一是用3年時間建立涵蓋城鄉居民、農民工和大學生的基本醫保制度,“人人”和“基本”成為其兩個關鍵詞。

  13億人看病就醫藍圖如何描繪?新醫改方案能否真正從制度上解決百姓看病就醫後顧之憂?如何切實惠及城鄉百姓?醫療行業相關難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預計在今年兩會將引起代表委員的熱議。

 

  社保改革“提速”萬眾期待

  國際金融危機下,如何完善社保體系讓百姓敢花錢,無疑是擴大內需的關鍵之舉。

  多年來,我國城鄉社保仍存在保障覆蓋面小、不適應人口遷移需要、城鄉社保標準不一等問題。

  去年12月,在歷經十多年反覆醞釀之後,涉及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險種的社會保險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半個多月時間共收到意見70501件,足見百姓的關注熱度。

  2009年,社保改革在哪些方面最有可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在中央鉅額經濟刺激方案驅動下社保體系能否實現新突破?社會保險法將給百姓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一系列有關社保的話題,不僅百姓關心,也將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制度反腐”民心所向

  新華網等權威媒體的兩會熱點調查顯示,反腐倡廉問題位居百姓關注度前列。

  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腐敗案件呈高發趨勢,腐敗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構築的“腐敗鏈條”越來越複雜,標誌著反腐鬥爭進入懲防並舉、制度反腐的新階段。

  2007年9月,國家預防腐敗局揭牌成立。2008年6月,中央對外發佈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彰顯了中央反腐新思路和更大決心。

  社會輿論認為,目前最根本的問題是監督制度還不夠健全,亟須從源頭上突出制度反腐的核心作用,著力構建包括人民群眾、媒體網路在內的權力運作監督機制,使事前防範、事中監督和事後查處環環相扣。

 

近期以“購房入戶、購房抵稅、購房補貼”等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政府新一輪“救市”措施剛一露面即引發爭議。爭論的“炮火”集中在兩個問題:新的措施是否合理,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專家認為,我國房地産市場在近幾年出現的波動調整是正常現象,各地樓市擺脫低迷困境關鍵仍在價格。新華社記者:來建強 攝

樓市走向引人關注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雖然樓市刺激政策密集出臺,但迄今為止樓市寒冬仍難見暖意,消費者依舊在觀望。百姓和開發商都充滿期待:開發商希望進一步出臺降息、降稅甚至補貼的購房政策,拉動成交量,而百姓則期盼降價措施出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量。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政策調控尋求提振樓市和擠壓泡沫之間的平衡點,將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

 

1月22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一家超市內檢查肉製品。

食品安全再敲警鐘

食品安全重於泰山。近來,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告一段落,奶製品行業重振略有轉機,但社會輿論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依然很高。

有關專家表示,最近出現的“問題食品”可用三個詞來概括,即“不幹不凈”(産品衛生指標超標)、“亂添亂加”(超量使用添加劑或使用被禁用的添加劑)、“不明不白”(食品標識不規範)。

在吃飽之後,國民對“吃好”和“吃得放心”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政府部門的管理、生産者的能力和經濟生産水準還沒能跟上這個轉變。如何確保食品安全仍是兩會熱點。
 農民增收事關全局

農民收入已連續5年持續高增長,2008年我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創年度增長額歷史新高。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今年農民收入預期有下降趨勢,如何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事關擴大內需全局。

為抵消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穩糧、增收等農村改革發展主題,目前國家已提前下撥今年的糧食、農資等專項補貼,並提高了小麥、水稻的最低收購價。今年國家還將增加主要農産品儲備,加強生豬市場調控,加強農産品産銷銜接,適當調節進出口,這對穩定農産品價格、促進農民增收將發揮重要作用。

針對農民工就業難問題,國家出臺了免費技能培訓、扶持自主創業、開發公益崗位、限制企業裁員等應急政策措施,這將有助於農民工渡過難關。

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即到2020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即使在經濟十分困難的形勢下農民收入也應持續增長。如何解決“三農”難題,無疑仍是兩會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

“調結構”關乎發展大計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應如何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如何防止在應對危機中滑向單一投資擴張的老路?如何確保“十一五”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目標不落空?兩會代表委員將給予高度關注。

“十一五”規劃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但國際金融危機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刺激和調整政策,意在防止經濟下滑過猛,熨平經濟波動週期。但我們必須認清短期波動和長遠發展的關係,防止“保增長”與“調結構”出現“兩張皮”現象。

關鍵領域改革不到位,粗放的經濟增長就容易反彈。2009年,我國資源價格改革如何推進,迴圈經濟促進法等相關法律能否順利出臺,今年的節能減排目標能否實現,將成為兩會關注的重大問題。

國家之大,以民為本;擴大內需,民生優先。可以預見,除了上述內容之外,教育改革、災區重建、收入分配以及行政體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都將成為兩會關注的重要問題。

集中民智、凝聚共識。人們相信,在經歷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考驗和洗禮的中國,必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迎接挑戰,破浪前行!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