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何大欣:為臺胞服務 為兩岸交流服務(下)

  時間:2009-03-10 08:40    來源:台灣網     
 
 

 

何大欣:為臺胞服務 為兩岸交流服務(上)

 

 

  主持人:好的,我們下面來聊一聊,何會長在人大臺灣代表團裏邊的一些工作。那他除了是臺灣代表團的成員之外,還是全國臺聯的副會長,還是江西臺聯的會長。那想問一下何會長,這幾年您覺得江西臺聯的工作重點是什麼呢?

  何大欣:江西也是我的第二故鄉吧,我在江西有三十年了。江西的臺灣同胞聯誼會,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個單位,是一個以居住在祖國大陸的臺灣同胞為主體的這麼一個人民團體。我們這個臺聯是1981年成立的。成立以後,一直到今天,我們這個團體的宗旨就是六個字,叫做“團結、聯誼、服務”。

  我們都是臺灣人,我這裡跟你做一個解釋。我是臺灣的第二代,當初有人説:你閩南話講的不好,長相也不太像臺灣人,那麼你怎麼在臺聯工作呢?後來我是這樣回答的,客觀上來講,我的父輩當時留在大陸,是有多種原因的。除去主觀因素之外,客觀上的來講是回不了臺灣的臺灣人。所以,我們對臺灣的感情,親情鄉情,由於兩岸的格局,産生了一種思念,是越來越濃厚。

  其實這種思鄉這種臺灣情結是非常重的。所以我到臺聯服務是天經地義的,我原來是當教師的,改行的。我到了臺聯工作,首先,就是希望兩岸能夠統一。當初這個意願很簡單,我們想見到臺灣的親人,早日團聚。其實這是一種原始的,初級的。到今天為止,我們感覺到,要讓兩岸三地的同胞走到一起,讓我們中華民族振興,真正立於世界之林,這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我們做的工作就是我剛才跟你説的,儘量的要讓兩岸同胞通過各方面的交流,聯誼,通過聯誼,互相彼此消除顧慮。從了解到理解,交上朋友,到最後我們就達成共識,共同來謀發展。

  所以我認為我們臺聯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總書記,我們總理説的,為兩岸和平發展做貢獻,這個主題轉的。我們既然是臺灣同胞,在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我們也服務於當地的經濟。憑我們的優勢,把我們的臺灣親朋好友介紹到江西來,然後讓他們來興業創業,發展。所以我們很自豪的説,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關心重視下,我們也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引來了一些企業,搞工業的、搞農業的,辦學的都有,那麼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首肯。我覺得我們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主持人:其實就是把您對臺灣的思念,投入到了您在江西臺聯的工作當中,化為了動力。那您每年在“兩會”上的議案是否也是您從事臺聯工作的當中的一個切身體會呢?

  何大欣:對啊,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們都很明白的認識這樣一個基本點。因為作為人大代表,他是一個國家職務,是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參加立法,實行監督的一個權利。那麼我們的這個建議,首先要接近民生、民眾,反映民意,所以我們臺灣團,在全國臺聯的支援下,在全國人大的支援下,我們每年都開展很多調研活動,比如説去年一年我們就走了長三角、珠三角、湖北、昆山等地,聽取臺胞、當地的黨政人士,還有群眾的意見,然後通過我們的討論,集思廣益,帶來形成的建議,當然我們這些建議或是議案,都是圍繞這一個主題,就是經濟發展,兩岸發展。

  所以説,我們臺灣團很自豪的説,從我們所經歷過的,比方説當年江總書記的八項主張,裏面就有我們臺灣團的建議的一個意思在裏面,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就是尊重臺灣同胞“出頭天”思想的意願,這個就是反映的一個民意。

  主持人:能不能透露一下,今年您的議案是什麼方面的一個內容呢?

  何大欣:議案是我們代表團,最近在討論,還沒有最後形成。可能過兩天我再告訴你吧,另外我們也有這麼一個紀律。我個人這次是帶了六個建議,可以這樣告訴你,我這個六個建議是四面八方的,而且不同角度的,有農林水的,有司法公正的,有金融的等等。這可不是我個人的本事。

  作為臺聯的一個專職人員,我是帶著兩條臺灣同胞所關心的熱點建議,那麼一個就是《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一個修改意見。還有一個就是如何加大兩岸交流的這麼一個建議。

 

  主持人:那其實對於人大臺灣代表團每年這個建議的內容,臺胞的反饋是什麼樣的呢?

  何大欣:應該説還是很正面很積極的。因為我剛才也説了,我們全國各地,都有我們臺聯的組織,我們這個議案也通過反覆論證提出來的。比方説我剛剛跟你説的最早的那個“江八點”裏面,提到了尊重臺灣同胞,“出頭天”當家做主的這麼一個意願。這寫在文字裏面這很不容易的,這也是臺灣團根據臺灣同胞的這個心態,他的想法,提出的建議,採納了。

  我們的代表提出來的,舉個簡單的例子,臺胞身份證號碼的問題。因為臺灣同胞往返大陸和臺灣,他要憑著臺胞證,臺胞證他要求幾年一換很麻煩,所以我們就建議用一個終身的臺胞證。那你走多少次,換多少證,它都是一個號碼,它就跟著你走了。公安部門,相關部門都採納了。這些都得到了臺灣同胞的認可,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用我們的話來説就是“幹貨”啦,對不對?

  主持人:恩

  何大欣:那麼我們的這個建議實際上也是兩個服務,為臺胞服務,為兩岸的交流服務,獲得臺灣同胞的認可這麼一個軸來轉。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了説今年有一些議案,是您在江西的很多臺企裏面徵集出來的。那像您的家鄉,臺灣島內的一些民眾的一些想法,您覺得怎麼能把他們的意見和意見徵集過來呢?

  何大欣:這樣説吧,由於兩岸的“三通”,由於兩岸的人員頻繁交流,我把我臺灣的很多親朋好友引到了江西來投資了,所以他們在江西提出來的建議,實際上也是島內同胞的建議,所以您剛才講的,您在臺灣的親友他們什麼意見,實際上他們在大陸跟我反應的意見,也就是在臺灣思考的或者到大陸來實踐的,在生活工作當中他們遇到了一些情況。現在兩岸已經沒有障礙了,資訊已經沒有障礙,那當然想法是跟著人走的,通過資訊一下就過來了,所以這個沒有問題。

  主持人:那麼在這個新形勢下,您覺得江西臺聯對於未來兩岸的發展將發揮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何大欣:我們仍然是圍繞我們的一個工作主題,就是團結我們身邊的臺灣同胞,加強聯誼。同時也為我們的臺灣同胞服務,為他們服務好。實際上也是為著我們兩岸交流交往,為我們現代化建設服務。因為服務好臺商,那麼這些效果就好,服務好臺生,促進兩岸的交流。這都是有密切的聯繫的。我想這裡面有一個不滅的主題,或者是永恒的主題。所以説我們的臺聯一定要無時不刻的了解,熟悉我們周圍的群眾,包括我們的臺灣鄉親。及時的把他們的想法,反映給黨和政府,我們起了個橋梁作用,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永恒的一個主題一個做法。那麼我們想實現的就是説,通過我們的努力,配合政府,配合我們黨的政策,使我們的兩岸的同胞更加的和諧,求得共同發展。這個就是我們的臺聯,包括全國臺聯我們大概都是這樣想的。

  主持人:想問一下,您擔任江西臺聯會長幾屆了?多少年了?

  何大欣:我從92年開始吧,就開始當江西臺聯會長。那麼幾屆我也沒去細數。

  主持人:數不過來?

  何大欣:我也沒去細數。

  主持人:那在您的這麼長時間的任期內,您最想完成的一個心願是什麼?

  何大欣:我最想完成的一個心願,也就是我們這個,我剛才跟你講我們這個臺聯,它所存在的一個追求的一個東西。當初我從學校放棄我的專業,那到臺聯會來,當專職的服務人員,就是這麼一個想法。因為我是臺灣人,為我的家鄉做點事,義不容辭,為我的祖國做點事,更加是義不容辭。如果説是,我家鄉的這些父老鄉親,能夠非常的理解我,也非常樂意的跟我交換意見,也非常樂意的把我們所追求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臺灣人,追求一個和諧富強的目的,當然是我追求的根本。

  同時我也感覺到,作為我,在臺灣有很多親友,他們現在也知道我在幹什麼。他們今天很多人來找我,或是我去臺灣幾次,他們擺出非常盛大的一個場面歡迎我。那麼我相信他們對我的工作是理解的,對我也是首肯的。

  所以在這點上,我想起了總書記的那句話,十三億人,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共同家園要我們兩岸的同胞共同建設,那麼作為我們臺聯,作為建設者,我想也許我們的追求是一致的。

  主持人:我們也相信今年“兩會”臺灣團能夠結出豐碩的成果。

  何大欣:謝謝!

  主持人:我們也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能夠做客我們的演播室,非常感謝您。

  何大欣:謝謝您,能夠跟你交朋友非常開心的事。

  主持人:好的謝謝大家!

 

 

  相關連結

  

  點擊進入>>2009兩會特別報道

  

  點擊進入>>更多兩會視頻

  

  點擊進入>>“兩會看兩岸系列訪談節目

 
編輯:李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