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民主黨派工商聯獻計2009全國兩會:幫幫中小企業

  時間:2009-03-02 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國有關就業的系列目標悉數劃定,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之下,2009年全國新增就業人口的目標被確定在900萬人,比2008年確定的目標下調了100萬人。

  與此同時,城鎮登記失業人口、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村脫貧人口等一系列與就業指標相關的目標,也都已經通過中國最高決策層的審核,基本定案,3月的兩會過後,中國政府將開始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開始艱苦的工作。

  弱勢之下保就業

  “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已經會商確定了一系列保就業的目標,我想3月份的兩會上,委員代表都會討論。”2月24日,一位接近決策層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所謂一系列的目標,包括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城鎮登記失業率、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等。

  記者了解到,經過慎重考慮,中國政府將把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的目標定在900萬人的量級,這個目標比2008年確定的目標下調了100萬人,而與此相關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目標,定在了不高於4.6%。

  在此之前的2008年,中國經歷了長達3個月的新增就業人口下降。根據國家發改委匯總的數據顯示,2008年10月~12月,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分別為84萬、55萬和38萬。

  此前幾年,中國人已經習慣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這一目標的逐年提高。

  “實際上,這個目標從200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已經開始討論了,各方就這個目標反覆探討研究了很長時間,主要是擔心外向型出口企業因為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而對就業産生的實際影響。”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掌握的情況表明,上述兩個指標已經基本確定,也會在兩會期間提交討論,但不會有大的改動。而與之相關的另外兩項指標也已一併確定,分別是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均實際增長6%,農村脫貧人口不少於200萬。

  新增勞動力高峰

  下調新增就業目標人口100萬,實屬不得已而為,因為一方面是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而另一方面,中國正在逼近適齡新增勞動力的高峰期。

  記者了解到,經過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三部委的詳細測算,中國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歷史最高水準,達到610萬,而這個數字還不包括2007年畢業後未就業的人數,記者獲得的一份中國社會調查所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只能達到35%左右。而與此同時,中國也在面臨著大量農民工和適齡勞動力的工作崗位問題。

  春節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公開表示,有約2000萬農民工事業返鄉,國家發改委也認為,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農民務工難度加大。

  記者了解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中國最高決策層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綜合考慮這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提出了目標,就要實現,而且要盡可能多地解決就業問題。

  “所以,在最後確定900萬人這個目標時,還增加了一個條件,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力爭多創造一些就業人口,超出900萬這個目標。”消息人士稱。畢竟,這是中國適齡勞動力最多的一年。

  故此,目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經共同擬定了一系列的增加、保證就業的政策。這些政策也有可能在兩會期間被提及或披露。

  靠增長解決問題

  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共同擬定的措施可能包括鼓勵高等院校運用科研專項吸收畢業生參與研究、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進一步開闢公益性就業崗位,並且注重發揮確定重大建設項目時對就業的推進作用。

  目前情況下,中國最高決策層還在權衡“保就業”與“保增長”的兩者關係誰前置誰後置的問題,有人提出在確定今年工作目標時,應該定位“保增長”——“保就業”,不過也有反向意見。以目前情況來看,以經濟增長保障就業的方式可能更受到決策層的認可,而這也確實是保障就業的有效途徑。

  “ 我認為,8%增長率,這個目標的設定,也主要是著眼于就業,因為GDP的增長率和就業是有直接關係的,如果增長率低於8%,新增就業機會就會降低,這就會危及社會的穩定。”一位權威經濟學家説。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