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人大代表支招臺企:創自主品牌轉向産業價值鏈高端

  時間:2009-03-12 16:5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12日北京消息  由於受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臺資企業在經營和發展上面臨著諸多困境。臺籍人大代表朱臺青認為,面對新形勢,只有轉變經營發展模式,創建自主品牌,提高競爭力才是臺企走出困境的正確選擇之一。

  當前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呈現出區域與行業集中、中小企業為主體、投資方式多元等特點。近年來,資金技術密集型臺資企業日益增多,臺資企業在技術管理水準上都有了明顯提升,自身的研發能力也有所增強,逐漸從簡單的委託代工生産發展到原始設計生産、自有品牌生産。因此,朱臺清認為,自行設計、自創品牌已經成為臺資企業新的發展方向。

  “其實,已經有部分臺資企業成功地走出了一條自創品牌之路。”朱臺清舉出了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這個例子。

  十幾年前,剛剛進入大陸的“徐福記”還只是臺灣的一個中小企業。1995年起,以外銷市場為主的徐福記糖果進入內銷市場,本著“一是品質,二是服務,三是創新,四是價格,把最好的産品,最便宜、最快速地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品牌經營理念,開始打造自有品牌。

  2004年,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所生産的糖果獲得中國名牌産品,當年單糖果一個産品的銷售額就比2003年翻了一番,從3.6億元增長到6.2億元,2005年達到6.8億元。目前,“徐福記”在全國糖果行業年銷量排名第一。

  “還有1991年在深圳設立主要生産基地的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過去是幫日本、歐洲、美國的客戶代工生産,隨著自己的研發隊伍越來越強大,公司成立了中國營運部開始自創品牌。”

  朱臺清所説的艾美特,現在已經成為全國家用通風電器具製造行業的領頭羊,2006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全國前500強最具品牌價值的企業,品牌價值高達12. 08億,同年産品銷售總額近14億元人民幣。

  隨著金融海嘯的進一步衝擊,朱臺清認為,部分屬於傳統産業而且沒有自主品牌的臺資企業競爭優勢將逐步減弱。

  “既要求生存,更要謀發展。危機之下,臺資企業將加快轉變經營發展模式,創建自主品牌的戰略進程。”基於這一觀點,朱臺清在本次人大會議期間,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大引導臺資企業創建品牌的力度”的建議。

  目前大陸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尚不到40%,朱臺清認為,這個比例明顯偏低,但同時也預示大陸內需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中央關於擴大內需各項措施的宣佈,預示未來大陸內需市場將步入快速增長期,今後大陸的市場優勢將更加突出。

  “臺資企業轉型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過程,也是培養自有品牌、逐步擺脫代工生産模式的過程”。經過調研,朱臺清認為,臺資企業産品若由外銷轉攻內銷市場,在細分行業和中高端市場具有相當的優勢。

  然而,在創建品牌過程中,臺資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具體困難和問題,朱臺清也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鼓勵臺資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在大陸設立研發機構,並享受政府扶持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優惠政策,支援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二是有關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相關的法律法規、市場情況、消費需求和潮流等資訊,同時協助企業對市場機會和風險作出合理評估。

  三是政府在推進內銷便利化的同時,應當加大本地市場的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力度,保障臺資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四是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臺資企業用於技術研發和品牌創建專項資金信用擔保體系,為臺資企業創建品牌提供資金支援。

  朱臺清一直認為,臺資企業若能在大陸市場培養和形成眾多知名品牌,就可利用臺灣企業的全球化生産與銷售網路優勢將品牌推向國際,實現由代工生産向自有品牌的脫胎換骨式轉變。

  “這樣,就將實現自我升級,從産業低端轉向産業高端,從産業價值鏈低端走向微笑曲線兩端。”朱臺清説。(記者 張弛)

  
 

 
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