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外國學者和媒體人士:中國人代會制度非常成功

  時間:2009-03-12 11:05    來源:人民日報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正在召開的中國兩會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關注,許多國家的資深學者和媒體人士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相適應。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巴基斯坦《每日時報》總編輯馬克東巴伯對本報記者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支援和擁護。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偉大成就,同世界各國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功不可沒。巴伯認為,政治制度必須符合一個國家的國情,具有這個國家的自身特色。在去年的雨雪冰凍和地震災害中,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入人民群眾之中,與受災群眾同甘共苦,這是以人為本的真正體現。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伊凡和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人員克裏斯奧爾登都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由本國人民選擇的。伊凡強調,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必須滿足廣大人民的民主需求,適合本國的基本國情,並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那些照搬照抄別國民主制度的國家無不面臨各種問題。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民主訴求,將國家引領上正確的發展軌道,事實證明這是最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願望的民主制度。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傳媒學教授安德斯鮑威爾對本報記者説,與在發展問題上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中國模式”一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最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制度,也是對中國發展最為有利的政治制度。鮑威爾表示,他毫不懷疑地認為,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非常成功。一個良好的制度必須以適配性和有效性為原則。實踐證明,人大和政協制度適合中國的國情、有利於中國的發展。他相信,隨著中國的繼續發展和進步,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會得到進一步完善。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歷史系教授琳達巴克特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世界上沒有哪兩個國家的政治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各國都有權也應該根據本國實際去選擇和設計政治制度,而各國的國情千差萬別,所以也就不會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北歐幾國的國情有相似之處,甚至語言都非常接近,但在議會制度、政府架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別。在談到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巴克特曼強調,中國的老百姓對兩會高度關注,寄予厚望。這不難看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到了中國人民的充分認可。

  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漢蒂教授對本報記者説,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國人民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才摸索出來的。人大代表所提議案和建議都是老百姓關心的事情。這種政治制度是實實在在的民主政治,這也就不難理解,它為何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西班牙埃菲通訊社國際部資深編輯卡斯蒂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自建立以來不斷得到完善,並將根據新的情況繼續得到完善。它必將更好地反映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動中國不斷進步和發展。

  美國洛杉磯華夏政略研究會會長王中平説,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廣泛的代表性。中國政府在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挑戰時反應迅速,這充分顯示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泰國法學家桑綸盧曼諾蒙對本報記者説,每個國家和社會的政治、文化環境不同,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也不一樣,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中國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努力實現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文化復興,所取得的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並正在為世界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2009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