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保增長”的世界協同效應

  時間:2009-03-10 08:5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新華國際時評)中國“保增長”的世界協同效應

  新華社記者明金維

  在金融危機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國“兩會”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將繼續著力擴大內需,促使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這將為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世界經濟增添信心和希望。

  自2007年夏季以來,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並逐步升級為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危機不斷惡化,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散,並從美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擴散,給世界經濟帶來嚴峻挑戰。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外部市場需求明顯下降,積極開拓內部市場、刺激國內需求,是中國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必然選擇。

  所謂“保增長”,就是要使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8%左右。這個目標對中國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而“擴內需”是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具體措施之一。中國繼去年11月宣佈4萬億元人民幣投資計劃後,還先後出臺了十大行業振興計劃,這些都是“擴內需、保增長”的具體體現。

  在全球視野下,中國“擴內需、保增長”是應對金融危機全球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因金融危機衝擊而銳減,各國不約而同地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通過擴大需求來支援經濟增長。中國“擴內需、保增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採取的經濟刺激措施相配合,將産生可觀的全球協同效應,從而推動世界經濟儘快復蘇。

  溫家寶總理曾指出,應對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擴內需、保增長”正是這一理念的延續。國際商會主席馮國經在接受法國《費加羅報》採訪時指出,中國刺激內需的政策有利於世界經濟增長,因為此舉將增加中國進口。日本《東京新聞》發表社論説,今年中國市場增長的餘地仍然很大,中國的動向對日本經濟的復蘇至關重要。

  截至目前,國際金融危機仍未觸底,但中國採取的“擴內需、保增長”措施已初顯成效。這有利於增強世界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反映中國製造業情況有所改善,這一消息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俄羅斯《報紙報》援引專家的話報道,採購經理指數上升説明,中國近來採取的反危機舉措是有效的。

  金融危機還在蔓延,但正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説,“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中國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對於世界各國也是一樣,金融危機總有結束的時候,只要各國政府措施得當,攜手共進,世界經濟終將走出危機的陰霾。

 

2009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