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郝平:建立完善"見習制度"鑄就大學生就業"減壓閥"

  時間:2009-03-12 09:5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趙新兵)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郝平12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中國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見習制度”,作為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準就業”機制,併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郝平説,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歐美國家在保障社會就業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見習制度”就是促進和保障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機制,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

  他説,大學生通過在用人機構為期6個月至1年的見習實踐,了解和熟悉該行業和工種的職業規範,積累工作經驗,提升職業技能,並有助於明確今後的職業發展方向。“見習制度”在國外大型企業、律師事務所和金融機構廣泛實行,使得剛剛邁出校門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在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接觸行業第一線的社會實踐。

  郝平認為,“見習制度”將為廣大企事業單位儲備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大學生通過見習鍛鍊,將了解和熟悉行業工種運作規範,提高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提供有效指導和良好借鑒,能很快成為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優秀勞動者。同時,“見習制度”將加強大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為其進一步的學習和深造提供實踐經驗和研究樣本。

  他同時指出,“見習制度”開闢了用人單位選才用才的新途徑。用人單位通過就業見習,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團隊精神、工作態度和綜合素質,在見習學生中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大大降低用人風險和用人成本。“見習制度”也在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雙向選擇空間。

  郝平強調,“見習制度”是有效促進國民就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機制,是積極維護社會穩定和健康發展的“減壓閥”。

  他認為,建立大學生就業“見習制度”需要由政府主導,建立制度,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各級政府和基層組織,研究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各級學術文化機構,各大企業、律所、銀行、飯店和旅行社等等,都要為建立就業“見習制度”提供有利條件。

  他説,“見習制度”的有效運作,可每年吸納一二百萬大學生,在大學畢業生和就業市場之間建立了一個良好互動的“緩衝地帶”。“‘見習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就業市場像河流一樣,健康地流動起來”。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