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提案建議,鑒于住房公積金相關領域大案要案頻發,政府應該考慮建立住房公積金銀行托管制度,以彌補程序模糊、多頭監管等現行管理體制缺陷。
在住房公積金規模迅速發展的同時,住房公積金的制度缺陷和監管風險也大面積地暴露出來。僅從公開報道的住房公積金案件來看,就從2003年的3起直線上升到2008年的18起,涉案總金額從2003年的1.16億元上升到2006年的10.8億元。這些案件多為公積金行政管理者的挪用、貪污問題,充分暴露了住房公積金管理和運用環節的監管缺失。
馬蔚華說,由于行政職權的有限性和信息不對稱,同級財政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難以有效行使對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監督職權,而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屬于非常設機構,其監管職能也往往流于形式。同時,現行規定僅要求在銀行設立住房公積金專戶,對于賬戶的管理、使用、監督等沒有相應的配套規定,導致所謂的專戶存儲變成了純粹的存款業務,並未發揮《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希望的以專戶形式強化資金管理的立法精神。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住房公積金管理嚴重缺乏外部監督和制衡,從而蘊含了巨大的道德風險。
因此,他建議,為了有效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的監管,在資金的存儲和流通環節實現風險監控,應明確建立住房公積金托管制度。這樣,可以使住房公積金管理人、托管人和參與人之間形成相互制衡的關係,托管人可以對管理人的運作進行監督,及時發現管理人的違規行為並向監管部門報告,以防止資金被挪用。同時,通過住房公積金托管人的會計核算和資產估值,及時掌握住房公積金財產狀況,避免暗箱操作可能帶來的風險。
另外,馬蔚華建議規范住房公積金的日常運作與信息披露,通過制定《住房公積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歸還、貸款、結算、投資運用,以及住房公積金參與人的權利及法律責任等作出具體、可操作的規定。(記者董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