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定於3日下午3時開幕

  時間:2009-03-03 08: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顧瑞珍、于文靜、周寧)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佈會,大會發言人趙啟正發佈新聞並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趙啟正宣佈,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定於3月3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2日上午閉幕。

  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截至2日中午12時,在2235名委員中,已經有1198名到大會秘書處報到,秘書處已收到大會提案265件,大會發言稿307份。

  政協大會期間將組織三場大會發言和兩場記者會

  據趙啟正介紹,大會期間,將組織三場大會發言,主題分別是“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政治建設和統戰政協工作”,將有40多位委員發言。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開幕和閉幕會,並且參加小組討論,與委員共商國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同志及部門負責人將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小組討論,聽取意見和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也將聽取委員們對“兩高”報告的意見。

  在新聞採訪方面,趙啟正説,我們將延續以往的做法:全體會議、小組討論會和界別聯組討論會將向記者開放。開放的小組討論結束後,留出一段時間讓委員接受記者採訪。大會期間還將舉行兩場記者會,主題分別是:“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建言獻策”和“政協委員談上海世博會”,屆時將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除此之外,新聞中心還將根據記者申請採訪比較多的委員或主題,組織部分委員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或委員駐地接受集體採訪。

  政協委員最關心經濟問題 建議多措並舉拉動內需

  趙啟正在回答記者有關經濟問題的時候表示,經濟問題是當前政協委員們關心最多、討論最多的話題,至於8%的增長目標能否實現,政協委員中有的認為有難度,有的認為經過努力可以實現,還有一些比較樂觀的估計。但是有一點大家的認識是一致的,就是中國要在當前嚴重的金融危機中站穩腳跟,就必須千方百計地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力爭實現8%的GDP增長。

  去年以來,全國政協組織有關專門委員會召開了9次專題座談會和協商會,委員們就提出應對金融危機應當多措並舉、拉動內需、提升信心等許多建議。就在十幾天前,全國政協的科技界、科協界的委員們還就“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發展”召開了座談會,國務院十幾個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他們認為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對政府決策很有參考價值。

  目前,大會秘書處收到不少關於經濟建設方面的提案和發言。大會期間,委員們將圍繞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就此問題建言獻策,相信一定會有更精彩的見解。

  政協在政治生活中以發言權強大而成為特色

  在回答香港大公報記者提出的關於政協發言權的問題時,趙啟正説,政協是很有發言權的,甚至可以説它在我國政治生活中以發言權強大而成為特色,因為政協的主要職能就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協委員的發言都以書面的形式向各有關方面提一些建議和意見,同時政協委員對政府工作有民主監督的權利,所以政協委員的發言權是有保障的。

  既然政協有很強的發言權,我們就更應注重如何發言得更好,如何能夠觀察中國最重要的問題,觀察社會發展中需要改進的問題,並且能提出可以實施的建議,這樣的發言才是最有成效的。

  各民主黨派中央的提案和發言反映民生熱點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民主黨派提案和發言內容的話題時,趙啟正介紹説,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將向本次大會提交提案171件,大會發言45份。同時八個民主黨派中央都將在大會上發言,就一些重要問題發表主張。從建言獻策的內容看,大都涉及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比如九三學社中央提出,應當通過深化改革建立擴大內需長效機制。農工黨中央建議,應有序引導返鄉農民工到中小城鎮就業。民進中央則建議,應採取有效措施保證農民種糧收益,確保糧食生産和銷售的安全。

  不少提案和發言材料也體現了各黨派自身的特點:民盟中央就教師隊伍建設、農村義務教育等問題提出了多件提案。民革中央和臺盟中央都就構建“海峽經濟區”,探索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提出了建議;民建中央帶來了對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建議;致公黨中央將關注統籌城鄉發展等問題。

  政協對外交往兼具官方和民間色彩 具有獨特優勢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關於政協如何拓展對外交往的問題時,趙啟正表示,政協對外交往有一個特色,就是它有官方色彩,也有民間色彩,這樣在對外交往中的面就很廣泛。我們通過一些高層訪問或民間知名人士的交流,在很多方面容易達成諒解,能夠促進友好關係。

  趙啟正介紹,政協還通過“21世紀論壇”、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等國際交流平臺,經常舉行圓桌會議或論壇會議,討論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趙啟正説,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分了三個小組,一個是國際關係小組,一個是國際經濟小組,還有一個公共外交小組。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的意義大家都明白,我們公共外交講的是指政府外交之外的其他對外交往,是民眾間以及民間對官方的交往,這種往來很重要。中國現在每年出國人數是4000萬人次,可以説這些人都有進行公共外交的機會。從我們外事委員會來説,這些年我們一直倡導和推行公共外交,作為政府外交的必要補充。前不久我們還召開公共外交的研討會,並提出加強公共外交實踐,推動公共外交知識普及等建議。

  網際網路發展幫助政府資訊公開 促進社會進步

  在回答日本亞洲通訊社記者提出的關於網際網路發展問題時,趙啟正説,中國政府鼓勵網路的發展和IT技術的發展,為此,我國專門成立了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國的網民在8年間擴大了30倍,現在已經超過3億,説明中國人很喜歡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的發展當然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可以幫助政府資訊的公開,也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網民的想法,所以今後還要繼續發展下去。

2009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