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建言皆有據 獻策求務實-十一屆全國政協開局年回溯

  時間:2009-03-02 13:43    來源:光明日報     
 
 

  過去的2008年,中國經受了來自自然的和經濟的多重考驗,人們常常用“很不尋常”和“很不平凡”來形容這一年我們所經歷過的大事。這一年,對於人民政協來講,是十一屆全國政協的開局之年。廣大政協委員不僅與全國人民一起,經受住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而且以主人翁的態度,建有據之言,獻務實之策,在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中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抗擊災害:一言一策寄深情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賈慶林主席的案頭收到了金日光這位老政協常委的一封信。

  他在信中誠懇建議,全國政協推動有關部門加快地震災害預警系統建設。賈主席很快把這封信批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研究。專委會立即邀請一批地震專家和金日光當面座談、深入交流,形成了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所有政協委員從災難一開始,就把抗震救災當作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政協領導和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一起趕到災區,慰問當地幹部群眾,了解災民所需。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立即召開“為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獻計出力”座談會,提出了科學減災、災後重建等許多真知灼見。在《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公開徵求意見過程中,全國政協召開主席會議進行專題協商,並組織委員深入災區調研;經濟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和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立即組織專家對此進行討論,提出了將災後恢復重建與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相結合等建議,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當去年一場又一場自然災害降臨到我們頭上的時候,全國政協領導和廣大政協委員心繫災區,情牽災民,不僅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捐款捐物,而且發揮自己的智慧才幹,為救災和災後重建出謀劃策,作出了突出貢獻。

科學發展:集思廣益求真解

  在東北一處煤炭工業基地,政協委員們親眼看到很多為國家建設作出過貢獻的普通工人,住在擁擠、低矮的棚戶區,忍不住辛酸落淚。委員們挨家挨戶走訪工人家庭,深入調研,飽含深情地寫出了“關於支援煤炭棚戶區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設的提案”。

  國家發改委接到這份提案後高度重視,在制定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項措施時,把煤礦棚戶區改造列入保障性安居工程。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的光榮傳統。在過去的一年裏,人民政協在參政議政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難點、熱點問題建言獻策。

  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經濟出現了近年來前所未有的劇烈波動。廣大政協委員特別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密切關注著國內外經濟的走勢,進行跟蹤研究,他們接連召開專題座談會和協商會,及時提出應對之策。人們現在還記得,在6月下旬一次中央領導同志出席的專題協商會上,有的委員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動中顯露出來的苗頭,提出在防止通貨膨脹的同時,要注意防止經濟出現快速下滑。這一建議,顯然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與後來中央宏觀調控目標的調整方向是一致的。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親自帶隊到全國各地調研視察。各個專門委員會深入農村、企業、科研基地、産業園區,聽取各地領導特別是群眾的意見,就如何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進行探討。在調研視察中形成的一份份報告,送達中央和國務院後,許多中央領導作了重要批示,有關部門立即與委員協商,解決處理,獲得了高度重視,在參政議政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為解決“三農”問題,全國政協常委潘貴玉建議把農科教一體化作為推進科教興農戰略的重點和抓手,把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重點,打通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普及農業科技推廣之間的通道,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安徽省民盟成員管叔琪提出,不少發達地區用流轉的土地發展高效農業,再用取得的利潤購買其他地區的糧食,由原來的糧食出口地區變為進口地區,目前這一模式正在其他地區複製或推廣,而對糧食生産和種糧大戶的扶持卻長期得不到落實。他呼籲,當前要防止土地流轉中的“非糧化”傾向危及糧食安全,建議實施糧食戰略工程,給糧食核心産區和後備區以大力扶持,不能讓産糧大區成為財政窮區;逐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和糧食保護價水準,同時提高對城市低收入者的補貼;在糧食産區,高效農業也要讓位於糧食生産,對種糧大戶要給予多方面的支援。

反映民意:深入調研出實招

  人民政協,貴就貴在“人民”二字。憂民之所憂,解民之所難,是人民政協義不容辭的責任。反映社情民意,是每一個政協委員的基本職責。在過去的一年裏,廣大政協委員赤誠為民,反映群眾疾苦,幫助群眾解難,做了大量調查研究。

  多年來,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群眾聽廣播、看電視很難。這是什麼原因呢?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邀請國家幾個部委聯合深入邊疆調研。馬慶生、陳廣元副主任率領調研組奔赴雲南的昆明、德宏、保山,新疆的烏魯木齊、喀什、伊犁等地實地考察,發現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存在一定的“盲區”,少數民族語言自辦節目少;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群眾聽不懂廣播、看不懂電視現象比較嚴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基層廣播電視設施還相當落後,運作維護和更新改造經費困難。

  針對這些情況,他們建議:建立有線、無線、衛星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有效傳輸覆蓋網路,大力培養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視的專業人才,加強少數民族語言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廣電事業發展的扶持。這份沉甸甸的報告,中共中央領導非常關注,立即批示,強調解決這一問題既是民心工程,又是文化和政治工程,要高度重視。

  我國當前各種社會矛盾糾紛呈高發和多元態勢,引起了政協委員的關注。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決定對這類情況進行調研,提出解決問題的可操作建議。他們組織專題調研組,赴福建、浙江兩省了解實際情況。他們了解到,社會矛盾糾紛多發,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各地都積極採取多元化的矛盾糾紛解決方式加以應對,具體表現為矛盾糾紛解決主體多元化、方式多元化、環節多元化、層級多元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他們提出建議,當前應當著重發揮調解在矛盾糾紛解決中的基礎作用,發揮行政部門解決糾紛的主導作用,發揮司法機關在矛盾糾紛解決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同時加強立法工作,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供法律保障。

  記者在全國政協看到的一份份提案、調研報告、視察報告,反映的社情民意都是來自實踐,來自群眾,讓人深深體會到委員們的最終目的就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使國家更好更快地發展。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