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政府首腦首次全球線上交流傳遞“中國信心”和“中國形象”

  時間:2009-03-02 08:29    來源:新華網     
 
 

  2月28日15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網友線上交流並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圖為溫家寶回答網友問題。 陳競超 攝

  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 題:中國政府首腦首次全球線上交流傳遞“中國信心”和“中國形象”

  新華社記者王建華 章利新

  中國的政府首腦2月28日曆史上第一次坐進了網際網路站的文字和視頻直播室,與數以億計的全球網民進行了一場歷時兩小時、沒有任何輾轉和阻隔的對話聊天。

  此前,中國最高領導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曾于去年6月在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所屬的人民網與網民進行過線上交流。

  據悉,而在世界其他大國領導人中,只有當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過這樣方式的全球範圍的線上互動交流,他陷入了“16萬”個問題的“海洋”。

  在初春的寒意中,富有親和力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穿著一身休閒裝,滿臉輕鬆地來到中國政府網的訪談室,線上隨機回答境內外網民向他提出的涉及民生、金融危機、經濟發展、反對腐敗、地區局勢、國際關係,甚至他本人生活細節的超過“30萬”個貼子的問題。

  這是訪談結束後,溫家寶看望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工作人員併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溫家寶同時還接受著新華網的採訪。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通過文字和視頻對此進行了全球實況直播。溫總理此次通過網際網路回答全球網民提問的轟動效應堪比一年一度的總理兩會“記招”。

  中國政府網被譽為“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是由新華社負責運作維護、內容發佈更新和技術建設及保障的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新華網則是隸屬於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全球知名新聞網站。

  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平民總理”的溫家寶,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和國際金融危機正日益擴散蔓延之際,與國內外網民進行網上互動交流,不僅想直接介紹中央政府的有關政策措施,直接了解國內外的社情民意,還打算親身傳遞“中國信心”和“中國形象”。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溫總理的此次“觸網”具有鮮明的了解民意、凝聚民智、共度時艱的含義。

  溫家寶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説:“我一直認為群眾有權力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並且對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意見,政府也需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推進政務公開和決策的民主化。”

  溫家寶表示,他願意進行這樣的線上交流,特別是在當前經濟處於困難的時期,“我願意通過我的話,通過我的行動,通過我和我們政府制定的政策,給全國人民以信心和希望,勇氣和力量”。

  中國國家發改委的專家張燕生表示,溫總理所要傳遞的信心基於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目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能支援中國經濟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最快實現復蘇”。

  溫家寶曾于去年11月表示,越是在困難和複雜的情況下,越是要堅持科學民主決策,越是要增強決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強決策的民主監督。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對分析判斷形勢,制訂和調整政策增加了新的難度。

  他説,僅靠經驗,靠少數人的智慧,不深入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僅了解本國,不了解世界;僅了解局部,不了解全局;僅知道今天,不知道昨天,不前瞻明天,是很難作出正確決策的。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總理首次與全球網民線上交流,還表明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有關領導幹部要“密切聯繫群眾”“到群眾中去”的號召,在資訊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正通過全新的途徑和方式--網際網路絡的渠道來補充實現,以實現更廣泛的直接聯繫和“零距離”接觸,甚至將目標擴展至時刻關注中國發展的國外人群。

  溫家寶對網民們説:“我覺得這種交流能使我看到網友的意見和要求,網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個為民的政府應該是聯繫群眾的政府,與群眾聯繫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是利用現代網路與群眾進行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溫家寶總理不僅經常親身到基層體察民情,而且幾乎每天都要閱批大量的群眾來信。而且,溫家寶總理每年還與邀請來的基層群眾代表圍坐在中南海的會議室,親耳聽取他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

  “溫總理的此次‘觸網’是對網民參與政治的認可和鼓勵,對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指標性意義。”汪玉凱説。

  目前中國網民數量已經突破3億,而且還在以每月八九百萬的速度增加。從傳播學角度講,中國網民數量已佔總人口的23.8%,其作為主流媒體的地位日益顯現,網路已成為社會普遍使用的媒介。網路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表達訴求的可靠渠道。

  “中國民主政治的建設需要順應這一歷史性的趨勢,讓更多的人有序地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去。”汪玉凱説。

  汪玉凱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網路已經成為重要而獨特的渠道,以網路為媒介的“政府─公眾”新互動模式已經成為中國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

  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專題學習世界網路技術發展和中國網路文化建設與管理。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網際網路知識,提高領導水準和駕馭能力。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黨政部門紛紛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和手段,把重要的公共政策措施及時向公眾披露以爭取支援和接受監督,或者把重要公共政策議題及時諮詢公眾以完善最後決策。

  另外,去年共有6位省級黨委政府“一把手”等高官與網民直接互動,力倡網路時代執政新理念。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新傳媒技術的出現正在使官員和老百姓的關係發生轉型。”

  溫家寶總理此次線上回答網友的提問堪稱“異乎尋常的堅定、坦率、直言不諱和富有人情味”。

  溫家寶不僅談到了中國經濟如何解決當前遇到的種種困難,談到了自己的老母親所患的腦栓塞嚴重病情,談到了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他可能今天還在山溝裏拿著錘子跑地質的由衷感慨,談到了中國管得了自己的事、管不了世界的事的客觀現實,還談到了如何真正發揚民主才不會陷入‘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週期的真知灼見。

  網友“河北總督”對此次總理線上交流評論道:“總理的心從沒有和我們網民貼得如此之近。這個第一次,是大國總理牽掛網民的生動體現,不能不讓網友們感到無比欣慰。”

  而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網友“緘默之虹”表示:“中國主要領導人通過現代網際網路絡直面國外億萬公眾,可以説是一次執政形式的創新,有利於改變長期停留在他們心目中的有關中國領導人的某些形象偏見。”

 

 
編輯:楊雲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