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杭州4月25日電(記者朱立毅 方列)非典無疑是對人們心理素質的一次考驗,心理專家日前建議,人們多看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些奮戰在防治非典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尚且如此勇敢,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驚慌失措呢?良好的精神狀態將有助于抵抗病症,如果太緊張,反而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係徐青博士說,面對疾病的威脅,人們會有各種不同的反應,或緊張、或害怕、或擔憂,或者是無所謂,這些都是人們對突發事件的“應激反應”;而當看到一些人戴起了口罩時,人們也會產生一種“團體效應”,這是針對非典較強的傳染性而產生的,這些反應都是十分正常的。
徐青指出,一些人的反應也會超出正常的應激心理,比如反復地洗手、不斷地檢查自己的個人衛生,這些就可能是“強迫症”的症狀。還有一些人會對身體過分擔心,偶爾打個噴嚏就認為自己已被感染,這也可能是“疑病症”的表現。
徐青還表示,人們應更多地了解防治非典的知識,只要看些宣傳科普資料就會知道非典並非我們原先想像的那麼可怕,自己的精神狀態也會因此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