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兩岸攜手共降SARS疫魔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中科院多個抗SARS化合物已進入專利申請階段
 
 
  來源:      日期:2003-06-20 08:45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九日電 (許曉青)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今天在此間宣佈,該院藥物研究所和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抗SARS病毒藥物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多個化合物和已知製劑已申報國家專利,並已獲得專利申請受理號。
  據生命科學研究院方面介紹,一種暫定代號為ZZ—1的單一化合物在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P3實驗室的細胞水準藥物篩選中,顯示出強勁的抗SARS感染的功效。ZZ—1提取自一種天然産物,實驗顯示在很低濃度時就有保護功效,濃度較高時全部細胞都受到保護。科學家在劑量濃度與功效的比較實驗中還發現,其效力是新近海外披露的“甘草皂甙”的二十至一百五十倍,更遠遠超出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的效用。可推定其為迄今全球已見報道中,具有抗SARS病毒、保護細胞作用的最強的單體化合物。研究結果還顯示,原用於肺氣腫治療的民間中藥驗方“解毒丸”也頗具抗SARS效用。
  專家同時透露,基於“從基因組到潛在藥物”的研發思路,研究人員在分子水準的篩選中也同樣獲得了數個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結合P3實驗室的測試發現,曾用於治療痔瘡、靜脈曲張等疾病的“五—羥色氨受體拮抗劑”也具有明顯的細胞水準的對抗SARS病毒感染、保護細胞的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已經申請中國專利和PCT國際專利,目前正在深入開展電腦輔助藥物設計和結構優化研究。
  據悉,截止到目前,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藥物研究所和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在以上各項研究中已獲得國家專利局十項專利申請受理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