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評政府工作報告:鼓舞的資訊、奮進的前景
 
 
  來源:      日期:2007-03-11 14:00

 

兩會新華視點:鼓舞的資訊 奮進的前景

——代表委員點評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鄔煥慶、萬一、張曉晶) 兩會開幕以來,代表委員們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預算報告等大會文件時,既為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而感到自豪,更從今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的安排中,感受到一個個令人鼓舞的資訊,催人奮進的美好前景。

     3月5日9時,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從“大型飛機設計”到“探月工程”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新一代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網、大型飛機設計和製造、載人航太與探月工程等16個重大專項陸續啟動。高性能超級電腦、超級優質雜交水稻、第三代行動通訊、數字電視等一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自主創新能力增強。

     (前景展望)2007年將是科技創新和突破的一年。在2006年一大批核心技術被攻克和掌握的基礎上,相當一批科技成果將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運用。比如,百姓有可能在2007年通過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即3G)欣賞到數字化電視,由此進入一個全新的資訊化時代。3G的興起同時會帶動一大批相關産業的發展。此外,科技還將在能源開發、糧食生産等諸多方面給全社會帶來發展的動力。

     (代表點評)孫丕恕代表:大型飛機、探月工程等重大專項的陸續啟動是我國自主創新的重大進展,勢必激發出我們民族的自豪感,更加激發出民族更大的創新力。高科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科技水準的不斷提升、高科技産業化不僅為經濟助跑,更能改變人們的生活。

     取消“超國民待遇”:內外資企業平等競爭

     (計劃報告摘要)積極配合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併等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配合做好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併立法工作。

     (前景展望)統一內資、外資企業所得稅,是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創造企業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統一稅率,有利於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助於內外資企業平等競爭,而且有助於內資企業在稅收杠桿調節下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從而有助於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

     (代表點評)郭永運代表:企業所得稅兩稅合一,是我國迄今最為重要的法律調整措施之一。它的意義有可能超過這個法律的本身,標誌著我國改革開放從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民生投資大幅增加:更多百姓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加大財稅等政策支援,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今年要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啟動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政府對困難群眾給予必要的資助。今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前景展望)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反映民意、注重民生的報告。報告把解決好民生問題貫穿全篇,對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衛生、就業、安全生産等工作論述的篇幅較長,提出的措施到位,是一個為民、務實的好報告。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買房貴、學費貴、看病貴以及上學難、看病難、買房難等困擾百姓多年的難題有望得到緩解。

     (代表點評)譚徽在代表:政府敢於向百姓承諾這麼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除了“以人為本”執政思想的轉變,更重要一點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條件實現從“吃飯財政”“建設財政”到“公共財政”的歷史性轉變。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服務水準有望進一步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適當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鼓勵各類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機構。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穩步發展股票市場,加快發展債券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市場。推進金融對外開放。

     (前景展望)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中國老百姓有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投資品種。尤其重要的是,2007年,隨著一系列支援農村金融措施的出臺,億萬農民將更多地享受到更便利的金融服務,農業生産缺乏資金再投入的“瓶頸效應”有所緩解。

     (委員點評)呂建中委員:對於很多期待中國資本市場更加開放、健康的中外投資者來説,兩會傳達的資訊是明確的,溫家寶總理所講的“放寬”“鼓勵”“擴大”和“穩步、積極穩妥”等關鍵詞已表明瞭中國政府的態度和決心。

     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完善宏觀調控體制,堅持政企分開,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三是依法規範行政行為,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前景展望)2007年,人們將更多體會到“服務型政府”的實際意義。突發事件緊急預案制度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問責制將使一些瀆職、腐敗的官員更加尷尬。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促使政府增加透明度。而反腐敗鬥爭的深入,將為社會節約大量灰色成本。

     (代表點評)黃瑋代表:政府定位從“管理型”向“服務型”,從“封閉型”向“開放型”,從“官本型”向“民本型”的逐步轉變,充分説明我們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建設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我認為,一個行為規範、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政府必然是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

  來源:新華網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