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政府工作報告》見證百姓收入遞增
 
 
  來源:      日期:2007-03-08 13:44

       “居民收入增加。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4.3%。”

     ——2004年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7%,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8%。”

     ——2005年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93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255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9.6%和6.2%。”

     ——2006年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587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比上年實際增長10.4%和7.4%。”

     ——2007年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

     “經濟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富民檢驗了我們的發展成果。”全國人大代表史和平在步出人民大會堂時説。代表們的心聲折射出溫總理歷年來《政府工作報告》的變化——在總理報告中,百姓“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城鎮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更是以具體數字出現,體現了政府進一步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的決心和信心。

     回顧過去一年乃至更長時間內的施政之路,我們不難發現老百姓收入穩步增長的“秘密”。“錢袋子”鼓起來得益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2006“十一五”開局之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20.94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7%,經濟增長連續四年達到或略高於10%。數字增長背後,是老百姓切實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錢袋子”鼓起來得益於制度的不斷改進和完善。2006年1月1日,個稅起徵點上調至1600元,工薪階層大大減負,許多低收入群體從中得到實惠。“錢袋子”鼓起來得益於一系列惠民政策實施。去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規範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同時,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合理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完善機關工人工資制度,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水準。……一項項政策的出臺、落實轉化成了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上的數字,轉化成了百姓口袋中的票子,也轉化成了社會機器運轉上的和諧音符。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收入分配機制還存在不規範、不合理的地方——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分配不公、分配秩序比較混亂、分配格局不合理,依然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痼疾;“調高”、“擴中”、“保低”,依然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體現社會公平,做好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依然是我們需要花力氣完成的任務。“我的收入年年在漲,聽完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有信心自己的收入明年繼續漲。”全國人大代表李懷清如是説。

     這是代表的心聲,也代表著老百姓的心聲。(記者賀少成)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