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暢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來源:      日期:2007-03-14 10:48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 題:民主進程加快 法制更加健全——代表委員暢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記者 張淼淼、王聖志、石志勇、令偉家、陳黎明、許雪毅、趙曉輝、南辰、任會斌、張宗堂、周婷玉)

     “我當了14年政協委員,有幸觀察到了這十多年來我國穩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的全過程。這十多年來,是人們的表達權充分得到尊重的時期。”全國政協委員劉榮漢説。

     選舉民主、協商民主,這一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形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眾參與國家事務、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陳漱渝委員説,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已成為我國一種具有互補性的雙軌民主模式,一種促進社會公平、保障人民利益,使政治決策更理性、更權威的民主模式。

     平等交流、理性討論、互相説服、集思廣益,民主風氣正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廣泛形成。

     全國人大代表姜德明深有感觸地説,今年的兩會有一股新風,這就是人大代表談問題提建議時説“單位利益”少了,説“群眾利益”多了。代表們不光談本單位、本行業的事,而是更多地為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的利益代言。此外,審議和討論時往往直奔主題,贊同什麼、反對什麼、建議增加或修改什麼,直抒胸意,言簡意賅。

     “這是人民代表大會應該有的氣氛。”全國人大代表郭新志説,“人大代表就是要為人民代言、為人民進言,什麼意見在會議上都可以提。”

     本次兩會收到的數千件代表議案和委員提案不僅有詳盡的內容,有的還附帶有調研報告、背景數據,甚至詳細的條文草案。議案提案內容都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凝聚著代表委員的心血智慧。

     構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委書記孫清雲結合地方的工作實際説:“近年來,西安在城市建設、管理中形成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集體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結果表明,民主形式調動了廣大市民的積極性。”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載體。集民智、匯民意,不同的思想、聲音進行碰撞,在討論中增加共識,在交流中形成合力。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維芳説:“近年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主要體現在立法更加民主,例如物權法草案,召開了上百次座談會,舉行了多次論證會和審議活動,勞動合同法草案也徵集社會各方面意見近20萬件。這些開門立法的做法,充分體現了尊重民意、立法為民的理念。”

     朱維芳代表説,“兩高”報告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我國的司法工作更加嚴謹了。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堅決執行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政策,這不僅是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大事,而且對國家法制建設的發展和進步都將産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段義和説,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成績顯著,改變了過去部門立法,透明度更高,每一部立法都通過媒體等各種形式徵求意見,立法針對性、操作性更強。

     湖南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劉春平代表説,這兩年我國立法節奏加快,法制體系更加健全,同時立法過程也更加民主、科學。同時,民主監督也更加深入,湖南省人大對當地廳級幹部的述職考評,面向基層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對廳級幹部的考察報告,三分之一的篇幅肯定其優點和成績,另外三分之二是建議及群眾反映的不足。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馬玉祥説,從這幾年民族自治法制建設的情況來看,我國已形成了以憲法為根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為基本法,包括散居少數民族權益保護法以及一些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法規在內的社會主義民族法體系。這個社會主義民族法體系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民族政策,體現了改革開放的精神,體現了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原則。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