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
 
 
  來源:      日期:2007-03-02 18:16

 

  台灣網3月2日北京消息 3月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場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吳建民在會上介紹了本次政協會議的議程安排,同時就政協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吳建民首先介紹了本次政協會議的有關情況。他介紹説,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定於3月3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15日上午閉幕,會期12天,在明天的開幕會上,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將作政協常委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將作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報告。政協委員將列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物權法草案和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吳建民表示,政協大會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開幕會和閉幕會,參加界別討論,與委員共商國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將聽取大會發言,參加委員討論,聽取意見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也將聽取委員們對“兩高”報告的意見。

  吳建民指出,這次會議是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來自各黨派團體的各族各界全國政協委員將圍繞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就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充分協商討論,議科學發展之政,建社會和諧之言。委員們還將圍繞討論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等,對加強人民政協工作,推動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進行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

   吳建民表示,本次大會將分別以經濟建設、文化和社會建設、政治建設和政協統戰工作為主題,組織三場大會發言,本次政協會議的開幕會、閉幕會和三場大會發言將安排中外記者採訪,一些小組討論會和界別聯組討論會將向中外記者開放,具體安排將由新聞中心通過全國政協網站提前公佈,部分提案也將在網上公佈。新聞中心還將受理中外記者其他採訪申請,為大家採訪報道提供便利。 

  大會期間,我們將舉行兩場中外記者招待會和一場集體採訪活動,記者招待會的主題分別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集體採訪活動的主題是“大運河保護與‘申遺’”,屆時將邀請部分政協委員出席,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吳建民説,現在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已全部就緒,截至2日中午12時,在2267名委員中,已經有1159名到大會秘書處報道,目前大會秘書處已收到提案324件,大會發言稿332份。

  政協委員關心民生問題

  在新聞發佈會中,吳建民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指出,對於醫療、教育以及住房等老百姓非常關心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也都非常關注。

  他指出,政協委員來自社會各界,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協委員的重要職責。“我做了粗略的統計,一年來,僅醫療衛生和教育方面的提案就有900余件,佔提案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足以證明政協委員就像我剛才講的那樣,對於民生問題高度關注。”吳建民説。

  吳建民並舉例説明指出,關於春運車票漲價這件事情,從2004年開始就有197名委員對鐵路春運客票價格浮動政策和實施效果提出了47件提案,反映了他們的看法。就提案反映的問題,賈慶林主席、王王忠禹副主席對這個提案非常重視,2005年7月份的時候,王忠禹副主席專門召集了政協和有關部門一起開會研究這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會與鐵道部等部門多次協商討論,“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新出臺的票價政策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的實惠,算一筆帳,不漲價的話,政府少少收入3億,這個錢給消費者了,特別是給一大批進城務工的農民。”

  換屆等工作將開始 政協工作會越做越好

  在回答有關下屆全國政協換屆等有關問題時,吳建民介紹道,全國人大和政協都將於明年上半年換屆,他並指出中國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政協工作中央去年發表了文件,説明對政協工作極大的重視,有兩句話:要大力加強人民政協的工作,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這個話不是偶然的。

  他説,今年是十屆全國政協最後一年,換屆等各項工作也將開始,全國政協將按照政協章程的規定,認真研究政協換屆有關問題,相信政協的工作一定會越做越好。(田雲鵬 李艷波)

 

  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吳建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攝影:李艷波)

  小資料:

  吳建民簡歷:1939年3月30日出生於重慶,漢族;1959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係,分配到外交部。外交部安排在北京外國語學院再讀3年翻譯班(研究生);1994—1995年任中國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1996—1998年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常駐代表、特命全權大使;1998—2003年任中國駐法蘭西共合國特命全權大使;2003年7月至今,任外交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12月至今,任國際展覽局主席。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