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代表:剪斷銷售利益鏈是降低藥價虛高的關鍵
 
 
  來源:      日期:2007-03-15 14:12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劉泉龍)“目前,我國藥品經營,從審批到生産、定價再到銷售,環節多,秩序亂,鏈條長。這種畸形而漫長的利益鏈是藥價虛高,並造成群眾看病貴的主要原因。”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王煒深有感觸地説,剪斷銷售利益鏈是降低藥價虛高的關鍵。

  王煒介紹説,寧夏從2005年開始實行藥品全區集中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並建立了統一藥品招標採購制度。面向全國廠家招標,搭建了企業與醫療機構間藥品購銷的直通車,降低了藥品價格。去年全區城市社區,鄉村醫療機構藥品價格總降幅為48.76%;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總降幅為40.68%,兩項累計給群眾讓利2.57億元。王煒針對寧夏剪斷藥品銷售利益鏈的情況説,一個藥品最終到醫院,要經過全國總代理、大區代理、省級代理、地區代理,再到醫藥代表,最後到醫院。藥廠獲利,銷售企業獲利,醫藥代表獲利,醫院銷售獲利,醫生開單提成獲利。利益鏈如此漫長,患者便得到了昂貴藥品。尤其是藥品代理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藥品市場的經銷權,許多批發企業僅起到了藥品轉机和開發票的作用。流通批發環節的利潤被許多代理商群體拿走,藥品的批發環節利潤遠遠高於生産環節。

  “制藥的不如賣藥的賺錢。”王煒説,目前,全國藥品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成分相同,而包裝、規格、劑型、價格不同的所謂新藥。一種藥品,只要一經招標價格下降,便換個包裝重新高價上市。於是國家降藥價,老百姓難見實惠。同時,有的藥品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爭先生産,而有些臨床必需的藥品因利潤小,卻無人生産,導致臨床脫銷,影響治療。

  王煒建議,各地應堅決推進以省為單位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高值醫用器材及其他常用醫療器材逐步納入集中招標採購。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的藥品定價體系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藥品醫用器材專營、專賣制度。科學核定成本,確定藥品和醫用器材的價格,並實行統一配送,統一零售價格。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