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理:解決臺生就業可為兩岸民間交流搭建橋梁
 
 
  來源:      日期:2007-03-12 14:27

 

  郭理,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北京市兩岸經濟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北京市婦女港澳臺聯誼會副會長。在京臺生都親切地稱她為“郭媽”。(攝影 田雲鵬)

  台灣網3月12日北京消息 她被在北京就讀的臺籍學生親切地稱為“郭媽”,每年春節她都會組織沒有回家的一些在京臺商和臺生一起過年、吃餃子、逛廟會,她經常幫助在京臺商和臺生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她就是臺盟界政協委員、臺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郭理女士。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郭理委員認為解決臺生就業問題,可以為兩岸民間交流搭建一座橋梁。

  郭理從1984年至今一直從事對臺工作,期間所接觸的臺生也越來越多,在2000年臺盟北京市委做了一份在京就讀臺生的思想狀況的調查,其中就包括了就業等臺生非常關注的問題。郭理也從此開始關注臺生在大陸的就業問題。

  郭理説,隨著祖國大陸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來求學,但由於臺灣當局不承認他們的學歷,大陸相關的就業政策又沒有出臺,他們中很多人只好接著讀碩士、博士,但幾年後,這一個問題又會同樣面臨,他們在祖國大陸和臺灣都不好找到工作單位。

  郭理認為,如果我們把他們學習、就業、工作上所遇到的問題解決好了,必定會吸引更多的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相信這樣會進一步促進兩岸的交流交往。

  “臺生在大陸就業以後,他們在島內的父母以及親屬,就不免要到大陸來看一看子女的就業和生活環境,如果有更多的臺生在大陸解決了就業問題,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臺灣民眾到祖國大陸來,”郭理説,從事這麼多年對臺工作讓她有一個突出的感覺,那就是島內民眾雖然受到臺灣當局的誤導,對祖國大陸産生偏見,但真正來到祖國大陸之後,看到這裡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他們會馬上轉變以往對祖國大陸錯誤的認識和觀念。

  郭理認為,如果通過解決臺生就業問題,讓臺灣地區的普通民眾也能夠有機會到祖國大陸來走一走看一看,這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她認為,從某種角度來看,解決臺生就業問題也為兩岸民間搭建了一座交流的橋梁。  (田雲鵬)

進入專題:2007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