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主任會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一行時的講話全文

時間:2009-04-29 12:4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4月28日消息 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在南京會見了剛剛結束兩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的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一行。以下是王毅主任會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一行時的講話全文。

  很高興再次與大家見面。今天下午,海協會與海基會領導人的第三次會談順利落下帷幕,雙方簽署了三項重要協議,並就大陸資本赴臺投資達成共識。在此,我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此次會談取得的成果表示熱烈祝賀,向在座各位以及所有為此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兩岸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 

  去年5月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在兩岸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取得突破性進展,呈現出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不僅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使臺海局勢得到了穩定。正因為如此,不僅贏得了兩岸同胞的廣泛支援和讚許,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是大勢所趨,歷史的必然;也是人心所向,民族的期盼。當然,在此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主張,也會有不同的聲音。對此,我們一方面要以最大的誠意和耐心去做解釋和説明,以增進了解,凝聚共識。一方面還要秉持堅定的信念,克服干擾,化解分歧,持續不斷地向前推進。評判兩岸關係的標準是明確的,最根本的就是:是否符合兩岸交流交往的實際需要,是否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是否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在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過程中,兩會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兩會恢復商談時間並不長,但通過密切合作,平等協商,已簽署了九項重要協議。這次簽署的三項協議和達成的一項共識,是兩會商談的新成果,也是兩岸關係的新進展,可以説,兩岸經濟往來正常化的目標正在實現。建立定期航班,標誌著空中直航更加完善和規範,兩岸人員往來迎來了新局面。啟動金融合作,標誌著兩岸經濟關係從實體經濟發展到金融領域,邁出了新步伐。陸資入島達成共識,標誌著兩岸經濟往來從單向投資發展到雙向投資,實現了新突破。共同打擊犯罪及開展司法互助,標誌著兩會協商從經濟性議題擴展到社會性議題,豐富了新內涵。我希望並相信,在兩岸同胞的理解和支援下,兩會協商將繼續為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作出新的貢獻。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使命是如何切實把握機遇,化解挑戰,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去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想,進而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六點意見涵蓋了兩岸關係的各個領域,重申了我們的原則立場,闡明瞭我們的政策主張,同時也儘量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合理訴求,充分地顯示了我們的誠意和善意。六點意見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重要綱領和指南。

  如何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是兩岸目前的當務之急。兩岸是一家人,我們願與臺灣同胞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此,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幫助臺灣經濟紓困的措施。尤其是溫家寶總理最近會見錢復先生時進一步提出了五方面的重要舉措,這些舉措每一條都包含著重要內容,都體現出大陸方面對臺灣同胞的關心和善意。五條舉措對我們提出了明確工作要求,我們將不折不扣地執行和落實好。

  總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也難以一帆風順。這就需要雙方根據兩岸關係的現狀、特點及規律妥善謀劃,本著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思路穩步推進。經濟合作直接關乎兩岸同胞切身利益,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的優先方向和工作重點,我們希望在實現兩岸經濟往來正常化基礎上,儘快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的制度化和機制化,包括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同時也要看到,經濟合作並不是兩岸關係的全部,我們還要不失時機地加強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從而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不斷為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匯聚動力。

  毋庸諱言,兩岸關係還存在一些固有的矛盾、分歧以及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敏感問題。隨著兩岸關係不斷深化,需要我們妥善處理和解決好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會使兩岸關係遭遇瓶頸,停滯不前;如果解決不好,會拖兩岸關係的後腿,甚至使兩岸關係進程發生逆轉。為此,我們應未雨綢繆,逐步為解決這些複雜和敏感的問題積累共識,創造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互信,建立互信的基礎就是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

  我以上這些想法歸納起來是兩句話:第一句是“經濟為先,循序全面發展”;第二句是“互信為重,逐步破解難題”。(高大林)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