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會談12項協議 兩會協商為兩岸交流穩步清掃障礙

時間:2009-12-22 20:2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陳鍵興 劉暢 陳斌華)22日下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中就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兩岸農産品檢疫檢驗合作及兩岸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等議題簽署協議。

  自2008年6月兩會復談以來,兩會4次會談共簽署了12項協議、1項共識,為兩岸民眾捧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人們可喜地看到,兩岸交流因歷史原因堆積的大量人為障礙,正通過兩會制度化協商這一行之有效的途徑逐步得以“掃除”,兩岸人民的福祉也因此不斷得到增進。

    22日簽署的3項協議成果涉及兩岸農漁工商各方面,將為兩岸廣大的農漁民和工商業者帶來實際利益。誠如陳雲林會長赴臺前的寄語:“隨著兩會制度化商談的不斷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好處,將會以更直接的方式在兩岸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中體現出來。”

    協議簽署後,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兩岸相關領域人士,他們對這份“新年禮包”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各項協議分別在勞務合作和貿易領域取得了消除障礙的突破。

    “3項協議涉及不同專業,內容具體而務實。”臺灣大學教授周繼祥説,兩岸關係穩步發展,日益擴大的各項交流合作中遇到的新老課題有序地擺上兩會協商桌面,兩會制度化協商也不斷成熟。

    兩岸學界人士普遍認為,兩會制度化協商進一步細化議題,逐項“掃除”兩岸交流中的障礙,證明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分歧、克服難題、實現雙贏。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對記者説,每項新協議的簽署都標誌著雙方在一個新的領域建立了互信,“這就好像兩岸之間不斷打開了一扇又一扇的大門”。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教授説,兩會協商成果更加“專業化”,破解了困擾兩岸多年的難題,這讓兩岸同胞對這一對話溝通機制更加充滿信心。

    兩會此次會談有一個“意外”,“兩岸避免雙重徵稅及加強稅務合作”議題未能最終簽署協議。據了解,主要是由於技術層面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需雙方進一步交換意見。

    對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認為,這個“意外”正體現了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成熟和務實。他説:“這充分體現兩會是平等協商、互相尊重、善意溝通的。我們更加相信,兩岸互信日益增強,能夠不斷破解難題、收穫成果。”

    此次會談的成果還包括將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作為第五次會談的重點議題,並儘快安排兩會框架下的專家級商談。這個備受關注的議題將在來年正式擺上協商桌面,也是兩會向兩岸同胞許下的“新年願望”。

    “風雨靜,山色青,守得雲開見明月,江山萬里情。甲子恩怨,豈有輸贏,心繫萬民安居樂,協商再創天下平。”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設宴迎接陳雲林一行時吟咏的這首詞,代表了他本人的心境,也能夠寄託兩岸同胞對兩會協商行穩致遠、屢創佳績的共同期待。(記者許雪毅、李寒芳、趙博對此稿也有貢獻。)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