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惠:促進醫療體制改革 心繫兩岸青年交流

時間:2009-03-10 15:20   來源:台灣網

 

 

主持人:各位聽眾朋友,網友朋友們,您現在收聽收看到的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海峽飛虹和台灣網聯合推出的兩會特別節目“兩會看兩岸”系列訪談,我是主持人汪鑫,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理事、現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魏麗惠,魏代表你好。

 

魏麗惠:你好。

 

主持人:首先給我們海內外所有的臺灣同胞們打一個招呼。

 

魏麗惠:臺灣鄉親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這裡做客。

 

主持人:好的,也歡迎我們所有的網友,通過www.chinaradio.cn和台灣網留言,跟我們進行一個相關的互動。我們非常高興魏代表能夠來到我們的直播間,有媒體説,您是“兩會”的三朝元老了,已經連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了,好像這種情況並不是很多。

 

魏麗惠:對,應該説在十多年人大代表的生涯中,我也很有體會,就是做一個人大代表要有很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特別是作為臺灣團的代表,我不僅代表將近4萬生活、定居在大陸的臺胞,代表他們和全國人民一道參加國家大事,審議國家的大事,來執行作為人大代表的職責;另外,我也在作為人大代表期間,特別關注在大陸定居的、投資的臺商,以及求學的臺生們所反映的問題;另外,我覺得作為一個臺灣團的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來關注島內臺灣老百姓對我們的一些希望和要求,所以我從這三方面角度來做我人大代表的工作。

 

主持人:連任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成為“兩會”的三朝元老?

 

魏麗惠:因為人大代表都是選舉産生的,我想我作為一名醫生、作為一個專業人員,我沒有像其他很多人那樣做臺聯的工作或者專門做一些臺灣的工作,我主要從我的角度能夠加上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有很多的臺灣朋友我都可以接觸到,也比較了解他們的情況。我也是從小就接觸到很多在大陸生活臺胞的環境,所以比較了解。當然還有一個是我比較願意為大家服務,願意反映大家的意見,可能這種種原因,大家又選舉我作為人大代表,也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

 

主持人:溫總理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裏,在部署2009年主要任務的時候就提到了推進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等許多方面的規劃,不知道您有什麼切身的感受呢?

 

魏麗惠:關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際上是關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所以也是民生問題當中的一大熱點。很多年來,大家一直在探討如何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如何解決醫療的公平和醫療的公益性的問題。因為在會前,我們在去年就看到了一些醫療改革的初步構想,當然兩會以後,可能醫療改革的一些方案要拿出來了。我想我們這些年主要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無形之中把我們很多的醫療和醫院推向了市場,在推入市場的過程中,這個公益性和公平性從某種方面就比較薄弱了,所以現在我們面向的一個新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小康,我覺得醫療的公平、公正和公益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溫總理在2009年工作中關於醫療衛生改革方面也特別提到關於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我想主要也是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社區。實際上從醫療、醫保的覆蓋面也是要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主要是要把最基本的醫療要給全體老百姓造福,我想這是醫療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在今年您上會的時候,帶來了哪些建議?可以給我們的網友們分享一下嗎?

 

魏麗惠:我想在醫療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大家去探討去努力,也需要社會和醫務界一起共同努力,因為單從一方面是不能解決的。一個,我覺得是政府的投入,因為醫療的公平首先不要把醫療推入市場,一旦推入市場,有時候醫院往往要靠掙來的醫療費來維持自己的常規運營,那麼老百姓要付很多錢來做這個,所以中間就會有很多的醫患矛盾發生,所以這個問題是需要解決的。

 

還有一個就是醫藥的問題,因為很長時間以藥養醫是大家非常反對的問題。因為我們醫療的價格對醫療本身是沒有價格的,大家有時候去看醫院,做一個手術可以花費很多錢,其實仔細算一下,真正醫生的技術沒有多少錢,真正是比如用的藥品、用的紗布、用的輔料、用的一次性用品佔了很多費用,真正技術的含金量在我們收費裏並不多,所以很多地方就拿藥來養醫,這樣就造成一個新的矛盾,醫院很多靠賣藥得到收入來維持,這一點在醫療改革中是要提的,這點上我覺得也是應該積極去克服的。

第三個問題是面向基層的時候,我們不是光送錢、送設備、蓋房子,我覺得如何把軟體、醫療水準弄上去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所以就這個問題,我也談了一些想法。能不能有更多的方法來鼓勵醫務人員到基層,比如説給一定的費用,也就是他在那裏能有一定的收入,或者是他過幾年可以回來,保留在大醫院學習和進修提高的機會,我想這樣可能還會吸引一部分人下去。

 

主持人:我們也知道您所在的醫院有很多臺灣學生就讀,那在和他們的交流當中您有怎樣的感受呢?

 

魏麗惠:我覺得,這些年隨著兩岸的關係的改善,臺灣學生到大陸來學習的越來越多,那麼加上我們大陸這些年經濟發展得很快,對他們也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實際上不僅是臺灣學生來學習,他們的家長對大陸也是非常關注的,因為我在和臺生接觸當中,我也接觸到很多他們的家長,也都是我們很好的朋友。他們也經常和我談到,所以他們在大陸學習中間的一些要求,我就比較關注,這些臺生們在大陸遇到一些學習上的想法、困難,我也都盡我所能去幫助他們,所以在兩會上我也盡可能帶來他們的一些意見。

 

主持人:那他們是怎麼看待大陸的呢?

 

魏麗惠:我覺得現在應該説大陸對他們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主要是現在隨著國家的強大,經濟的發展,我們國際地位的提高。我覺得他們作為一個有著中華血統、一個中國人也是非常自豪的。所以很多人都到大陸來學習,包括各個方面都有來的。而且他們現在也有這個要求希望學習以後能留在大陸。

 

主持人:那您覺得兩岸的年輕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魏麗惠:陳水扁這八年搞“臺獨”,“去中國化”。可能對年輕一代有影響,但是我覺得這些來的臺灣學生,他們都是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是非常認同的。應該説他們尊敬師長、遵守紀律、很有禮貌,可能比我們更注重這種人文的教育,可能會更好一點。當然我們現在的學生比他們更開放一些,更有創新性。

 

主持人:那您認為如何能夠加強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

 

魏麗惠:兩岸青年要多互動,像這些年大學生的互相來往,還有夏令營的互相來往實際上都是兩岸在互相了解。比如,我們大陸對臺灣的歷史並不是很清楚,特別是被日本統治期間有些他們抗日的歷史,我們不是很清楚。雖然我們也在講,像我都是從家裏父輩那裏聽到的,這是我們大陸由於相隔這麼多年對於臺灣不是很了解,總是看得很神秘。那麼臺灣對大陸也是很不了解,所以有兩岸學生之間的互動,特別是他們在這裡學習生活以後,我覺得會更了解,現在就比以前交往更多了,包括我們臺聯組織的全國夏令營、千人夏令營,他們每次來了以後,我想大家都會有很深的體會。

 

主持人:我們也有記者去採訪,其實從您近幾年的“兩會”建議當中我們可以發現,有不少是關於兩岸人才交流方面,剛才您也提到,那您認為人才交流對於兩岸都有哪些切實的好處呢?

 

魏麗惠:因為我覺得兩岸要讓青年來更多的融合,我們應該給臺灣的青年學子一個平臺一個空間,所以這些方面我是比較關注的。比如説像我在第九屆會議上,我們臺灣團的代表希望允許臺灣學生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律師考試、會計考試等,現在都逐漸的解決了。最開始還是他們怎麼求學,就是大陸的學校如何吸引臺灣的學生來求學,這個也是逐漸得到解決。現在的問題就只有取得執業資格以後,他的工作問題越來越突出,所以今年“兩會”我也準備把這個問題再提出來。

 

主持人:這也是很多臺生所關心的問題。

 

魏麗惠:他們非常關心,他們的家長也非常關心。

 

主持人:我們可以看到兩岸的交流是越來越緊密了,那在剛才做節目之前,跟您溝通的時候,聽説您最近一次還去了一趟臺灣。

 

魏麗惠:我在去年的十月和元旦前後,兩次去臺灣,所以等於三個月去了兩次。因為一談到兩岸關係,不管哪一代領導人上臺都在談到兩岸關係,為什麼兩岸關係變得這麼重要,這是中華民族的心結,到現在的分離狀態是不正常的。所以在去年,經過兩岸關係有了突破性發展以後,我得以有機會前後那麼近去了兩次,大家也非常高興,因為我相隔四年以後又回了一次老家,去給我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掃墓,我都能有機會,所以非常高興。

 

主持人:其實應該説2008年,包括兩岸“三通”基本實現,還有兩岸制度化協商的落實等等,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多切身的好處,剛才您提到了説在2004年前回過臺灣,那麼在08年的十月份還有最近的一月份也回過臺灣,應該説在路上耽誤的時間就少了。

 

魏麗惠:我在2008年12月29號去臺灣,這回我是真的體會到其實兩岸的海峽並不長、也不深、也不遠,就是因為人為的隔離,因為我這次去坐的是北京到臺北的直飛,我只用了兩個半小時,我覺得比我去海南島、比去新疆還近。所以那種心情就是覺得這麼近的路走了50多年才走到。所以我覺得這是兩岸人民的要求,而且到的那天正趕上他們快放假了,所以也非常熱鬧。原來我記得去臺灣,都是非常辛苦的。因為要從北京根本來不及,當時最早的時候香港還沒有回歸,就是到香港出了機場,到臺灣的辦事處去辦簽證後再趕回機場。

 

主持人:那個手續要特別繁瑣。

 

魏麗惠:那個整整要一天,而且要從廣州走,後來香港回歸,我們在機場就可以辦手續,但是也要一早坐早一些的飛機到香港機場,然後領了手續以後才能去臺灣,這麼一個過程,十個小時的路程縮成兩個半小時,我覺得對大家的實惠和利益是能夠被深切體會到的。因為我有一個臺灣學生的家長告訴我,他從彰化出發到北京看他兒子,他要四點就走,開著車到臺北機場或者坐高鐵到臺北機場,然後才能趕到晚上到北京,要不然他就要不知道在哪過一夜,所以非常非常辛苦,而且這個轉機的時間、花費的錢和精力都是無法計算的,所以這樣一直飛以後,很多實際的利益都讓兩岸民眾得到,切身體會到。所以像我們大家現在在大陸出差,甚至到深圳我早上去、晚上辦完事回來都可以,那我們將來去臺灣是不是也可以早上去了晚上辦完事再回來,大家説這個日飛行就可以實現了。

 

主持人:那您對於兩岸的未來發展,在新的一年裏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魏麗惠:我希望兩岸能夠更進一步地擴大交流,另外在面臨國際的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兩岸能夠攜手共同克服,能夠把實實在在的利益帶給兩岸的人民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魏麗惠代表能夠做客我們的“兩會看兩岸”節目,非常感謝您,也感謝我們所有的網友朋友們,我們本次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

 

  魏麗惠:謝謝大家。(文字來源:海峽飛虹)

 

 

 

 

  相關連結

  

  點擊進入>>2009兩會特別報道

  

  點擊進入>>更多兩會視頻

  

  點擊進入>>“兩會看兩岸系列訪談節目

  

編輯:羅旭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