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人大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政協要聞
政協要聞


 

左煥琛:關于加強醫療保障資金籌集和管理的建議
 
 
  來源:      日期:2002-03-11 10:40

  人民網北京人民大會堂3月9日訊 記者毛宇峰、詹新慧、方緒曉、楊菲報道:今天下午,在政協九屆五次會議舉行的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左煥琛委員代表農工民主黨中央作大會發言。她發言的題目是《關于加強醫療保障資金籌集和管理的建議》,發言內容如下:

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98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頒布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出臺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總體規劃,在全國349個地級以上醫療保險統籌地區中,有339個市(地)和1435個縣(市)的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審批出臺並組織實施,醫療保險覆蓋人數達到7630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正在全國范圍內穩步建立。同時,醫療保障改革涉及面廣,包含內容多,操作復雜,利益調整力度大。它涉及到政府、保方、參保方和服務方,由于各方的職能和利益不同,所起的作用和角色也不同,任何一方的情況變化,都會對其他方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資金籌措難,特別是困難企業繳費難,醫保基金支付能力面臨嚴峻挑戰;二是統賬結合的運行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職工個人負擔較重,互濟作用發揮不夠。醫療保障的改革與發展,一直是農工黨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多次組織力量進行調查研究,並單獨組團赴國外就醫療保障體係進行考察。下面就醫療保障資金籌集和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醫療保障的立法。由于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剛剛起步,醫療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還跟不上實際運轉狀況的需要。目前全國尚無一部較為統一健全的跨所有制的法律或條例來嚴格規范醫療保障資金的徵管行為。一方面醫療保障資金的收繳主要靠協調,造成徵收尺度軟;另一方面醫療保障費用具有很強的剛性,一旦上去就很難減少。資金軟收硬支,增加了醫保基金支出的壓力。加強醫療保障的立法是世界許多國家的做法。如瑞典在1891年就立法,對疾病治療進行現金補貼,1931年又通過立法對受保人進行醫療補貼,1962年立法建立完整的醫療保障制度。日本在1922年通過《雇員醫療保險法案》。美國在1935年通過了《社會保障法》。醫療保障資金的籌集要靠法律來保證,建議國家盡快制定和實施《社會保障法》和《醫療保障法》等有關法律,使社會保障及醫療保障資金的籌集具有強制性,以保證籌集資金方式的有效性。

二、開徵醫療保障稅。我國目前正在由原來的勞保醫療、公費醫療向新型醫療保障制度轉型,所遇到的最大難點問題是啟動資金不足。世界許多國家開徵社會保障稅,雇員在工作期間必須繳納,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如在美國,雇主須每月按雇員工資的7.65%交稅(其中養老金5.6%,傷殘金0.6%,醫療照顧1.45%),雇員每月也要按自己工資的7.65%交稅。我國要為醫療保障提供穩定可靠財源,最佳選擇就是開徵醫療保障稅。開徵醫療保障稅。既能體現一般稅種所有的法律強制性、公開公平性、穩定規范性和范圍廣泛性,也能體現一般稅種所沒有的直接返還性和財政獨立性。現我國執行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單位繳費與個人繳費相結合,以支定收,建議我國的醫療保障稅的計稅依據、稅目稅率應該是有彈性的、有差別的和有地區特點的。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實行差別化的醫療保障,在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及企業,醫療保障的程度和待遇就可以高一些,反之就低一些。

三、多渠道籌集醫療保障安全準備金。多渠道籌集醫療保障資金是許多國家的普遍做法。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醫療保障改革的關鍵是擴大覆蓋面,規范資金籌集方式和管理辦法;在實行國家、集體、個人共同負擔的同時,要多渠道籌集資金,逐步建立醫療保障安全準備金。目前是重點解決國有困難企業,特別是關、停、破企業的醫保資金的問題。建議:一是國家在每年度的醫療保障費收入總額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安全準備金;二是按照公共財政框架體係要求,在財政支出預算中,逐年提高醫療保障資金預算額;三是開設社會醫療保障福利彩票。我國彩票每年至少有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需要國家盡早挖掘和啟動。開設社會醫療保障福利彩票,既可提高人們醫療保障的意識,又可籌集大量資金,可謂一舉兩得,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四是鼓勵企業和個人為醫療保障基金捐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已使一些企業和個人先富起來,他們願意為社會做一些善舉、只要加強宣傳,正確引導,並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減免,這些企業和個人是會向醫療保障基金捐款的。

四、建立醫療保障資金保值增值機制。為了保證醫療費用的支出,控制醫療費用上漲,世界各國政府都採取了許多辦法。如把醫療保障資金拿出一部分。找有經驗的人在股市上進行運作,以保證資金的保值增值。我國可採取一些方法;在堅持資本運營的原則下,建立醫療保障資金的保值增值機制。醫療機構是醫療服務的供方,是控制醫療費用的源頭,醫療機構的行為直接決定著醫療費用的增減,要改革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必須配套改革醫療機構,加強管理,建立一個新的醫療費支付制度,杜絕大處方、人情方、亂開藥、亂檢查。要把醫療保障資金通過社會保障部門劃歸政府主管的衛生部門進行嚴格管理,統籌考慮,按照市場化和穩妥化原則進行資本運營和管理,嚴防資金流失和貶值,盡可能地通過資本運營使資金保值增值。社會保障部門要建立獨立的醫療保障監督體係,強化法律、行政、財政和審計監督,保證資本運營的安全性,切實有效地保護參加醫療保險人的切身利益。

五、理順資金管理機制,加大醫療保障資金的徵收力度。我國現階段醫療保障資金來源主要是各級政府列支和企業繳納。由于從中央到地方尚無一套完整的法律可依,加之我國稅務、金融、審計等部門協同性差,監控不到位,致使國家財政主要來源的稅收流失現象嚴重,稅金徵收空白點多,已成為醫療保障資金籌集難度大的主要結症。理順醫療保障資金管理機制是確保醫療保障資金籌集和使用的有效措施。建議我國借鑒世界各國在醫療保障體係各項計劃的構成內容、運作機制和資金儲備管理上的成功經驗,改革稅務、金融、審計現行體制。完善和健全國家稅收徵管、監管和資金統一調配,加大資金徵收力度,確保醫療保障資金安全有效的運作。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