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熱議收入分配問題:別讓差距成“鴻溝”
 
 
  來源:      日期:2005-03-14 15:28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陳二厚 代群 胡作華)從惠農政策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國家一直在努力調整收入分配。如何讓收入分配差距不變成“數字鴻溝”,人大代表們熱議如潮。

     關于收入分配差距成因的幾種聲音

     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楊振超代表說:“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讓百姓產生了不公平感,並帶來了諸多社會問題,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塊‘絆腳石’。”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差距?一些代表認為,當前中國市場經濟不完善,為少數人的尋租和暴富提供了巨大機遇。特別是權錢交易、走私、偷稅等非法活動,更成了少數人迅速致富的一大原因。最典型的例子是溫州市原副市長楊秀珠貪污受賄涉案金額超過億元一案。這一案件值得深思,為什麼一名幹部能貪走那麼多的錢?

     陜西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華代表說,最近三五年中,中國財稅收入的增長幅度都超過GDP的增長幅度,這意味著政府已擁有充足財力,可以承擔對弱勢群體與貧困階層援助的轉移支付。這里的關鍵問題是,政府的經濟職能必須改革和歸位,把主要精力與財力放到執行公共事務管理的職責上,盡可能減少現有的一些投資項目,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援助弱勢群體。

     也有一些專家認為,當前的收入差距問題,同各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市場化程度有關,也與個人的機遇與努力程度有關,此外還有歷史等方面的原因。富人之所以富,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通過市場機制獲取和積累了個人財富,並實現了個人經濟地位的上升性流動。也就是說,貧富差距的拉大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在收入中體現效率,在分配中體現公平”

     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楊振超代表給記者講了一個例子。安徽省一個大國企中的幾個分公司分流職工,有的公司職工天天上訪,有的則風平浪靜。到企業一調查他發現,企業讓一線工人的收入適當增加,對分流人員則在社保方面予以傾斜,對上崗的和下崗的工人都有所交代,所以職工配合企業的職工分流工作。

     “在收入中體現效率,在分配中體現公平,”楊振超代表說,收入分配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效率”和“公平”應該成為收入分配的兩個關鍵詞。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代表說,兼顧公平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要讓通過勞動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繼續有積極性創造財富。要通過政府的二次分配解決公平問題,實行提高糧價、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措施。同時,企業要有回報社會的自覺性。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說,當前發展中的不均衡、不協調,是社會矛盾激化的隱患。即便是經濟相對發達的浙江,城鄉、區域發展也很不平衡,社會貧富差距也在拉大。現在農民普遍有“一憂、一怕”:一憂子女教育,一怕患病住院。因此,浙江已提出要讓農民子女“念上書、念好書”,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同時還要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不斷加大投入,優化服務,改善民生。(完)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