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閩高院副院長:為兩岸司法合作提供廣闊視角

時間:2010-08-11 12:28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據悉首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于去年7月9日至10日在福州舉行。請您介紹一下舉辦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的背景?

  何鳴:福建省與臺灣一水之隔。閩臺兩地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特殊“五緣”優勢,使得福建在促進兩岸交流交往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去年5月,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若干意見》,賦予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先行先試的政策。8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重大戰略部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在海峽兩岸開展司法互助、兩岸法官交流學習等活動,積極推進兩岸司法交流與合作,支援福建法院在對臺司法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試。

  在福建省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可以説是全省在加強兩岸司法實務交流合作領域的一次先行先試。就在會議籌備期間,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南京簽署了《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這為第一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的舉辦,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和氛圍,我們也更加明確要以刑事司法實務作為主要研討主題,呼應和落實兩岸“兩會”簽署的協議,進一步為兩岸司法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今年6月,海協會和海基會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標誌著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在經濟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的司法保障與法律服務”確定為會議主題,對兩岸經濟文化交往權益保障、兩岸司法實務新問題、兩岸司法互助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記者:隨著閩臺兩地交流合作的日趨緊密,涉臺案件將日漸增多。請您介紹福建法院涉臺審判工作的總體情況。

  何鳴:基於閩臺之間獨有的“五緣”優勢,兩地經貿往來密切,福建法院受理的涉臺案件數量一直是最多的。去年,全省法院審結的涉臺案件1874件,佔全國法院審結涉臺案件3953件的47%。

  近年來,福建在涉臺審判方面創新了許多工作機制、積累了大量的審判經驗,並多次在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介紹。今年福建高院在匯總、梳理各地做法的基礎上,相繼推出了選聘20多位臺胞和專業人士擔任涉臺民商事案件調解員、開展“百名法官進臺企”的司法大走訪活動、印製發放涉臺民商事訴訟指南、推行涉臺案件回訪制度等八項具體舉措,受到臺商臺企的好評。

  記者:您認為本屆研討會和首屆研討會相比有什麼不同?最大亮點是什麼?

  何鳴:總的説,我們這屆研討會與首屆研討會相比,規模更大、議題更廣。大會共收到來自海峽兩岸學術界和司法界人士提交的論文199篇。在這些論文中,有關於兩岸民事權益保障、投資權益保障、旅遊權益保障、海峽西岸涉臺立法的文章,也有關於兩岸婚姻家庭、海事海商、勞動爭議和智慧財産權等制度比較的作品,還有關於兩岸互涉犯罪、刑事司法互助、民事司法互助的論文,涵蓋了兩岸經貿往來的方方面面。與會代表們通過研討,把視角對準兩岸投資權益和旅遊權益的保障上,探討投資糾紛的困境與出路、隱名投資的防範應對、往來旅遊的權益保障等等,暢談改進完善或者化解糾紛的思路,大大豐富了對這一領域法律問題的見識見解,為我們規範運作和加強協作提供了廣闊的視角和有力的依據。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相信在海峽兩岸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的背景下,借助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這一平臺,兩岸法界人士一定能攜起手來,為兩岸人民共謀福祉、共創雙贏。(作者 李年樂 何曉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