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勤:中國實踐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新的生長點
時間:2009-04-15 23:30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秦華)2月6日10時,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侯惠勤、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心銘、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閆志民三位教授做客人民網 理論頻道“理論觀察家”欄目,以“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為題進行訪談。在回答網友提問時,侯惠勤教授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總體形態下還沒有突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許多新的生長點。
有網友問,當前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突破點和生長點有哪些?
侯惠勤首先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是需要我們不斷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是無産階級的世界觀、無産階級的階級意識,它不是一般的哲學、不是一般的世界觀。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0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形態沒有突破也不應該突破。現在有人從根本上改變馬克思主義的提法,這是不能得到人民大眾的認同,也不能得到學界大多數人的認同。有的人概括成實踐的唯物主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講,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新形態還是提不出來的。還有的人提出馬克思主義是為人主義,就是為了人,好像是突出人。這也是一種很片面的提法,所以從總體形態開工克思主義哲學還沒有突破,但是它確實有很多新的生長點。這個生長點首先來自於新的實踐,我們創新的實踐,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比方説我們提出了三大規律的問題,這個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哲學觀有了很大的創新,怎麼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産黨的執政規律,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建立在四個分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麼樣發展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需要什麼樣的發展、如何發展等等像這些重大的問題,不僅具有實踐的、操作的意義,這個戰略和政策的意義也具有哲學、世界觀、方法觀的意義,其實一些重大問題的回答本身就意味著哲學的創新。
侯惠勤接著又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兩個途徑:第一是通過各種文化、各種思想資源的吸收、一種借鑒可以不斷的豐富發展。第二是通過批判的方式來豐富發展的。他談到毛澤東同志有一個很重要觀點就是真理總是在錯誤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30年哲學理論所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這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更廣闊的不斷吸納各種優秀的思想文化資源。另外一個方面有力的批判抵制腐朽和錯誤的思潮,這樣對馬克思主義有了很大的發展。現在我們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我們的實踐發展,通過我們這兩個途徑一個是吸收、一個是批判,在人生觀的問題上有了很大的推進。包括個人和人民的關係,包括人性、包括信仰等等都有了很多的突破,所以理論的生長點一方面是來自我們中國自身的實踐,提出了很多的課題我們都有很大的突破。另外一個方面來自於對外交往過程當中,我們不斷的吸收、鑒別和批判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會形成很多生長點,所以這個具體的要講的就太多了,往往是挂一漏百了,比如説現在我們提出以人為本的研究,就有很多新的理論、新的問題要探索,現在學界的基本共識是馬克思主義總體的哲學世界觀,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突破,還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突破,但是我們研究具體理論問題的探討上,包括一些應用哲學、部門哲學的研究上,我們有了很多的突破。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