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地震中,少年英雄詮釋智勇雙全

時間:2008-06-16 09:16   來源:--人民網

  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襲來,無論是受災群眾還是救援人員,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面臨著生與死、堅持與放棄、救人與自救、危險與安全、為己與為人的考驗,都必須做出自己的抉擇。

  我們感動,在這一場災難面前,全體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英勇頑強,顯示了滄海橫流中的英雄本色。我們更感欣慰,面對這樣的考驗 ,許多少年兒童以出色的表現,詮釋了什麼叫智勇雙全。

  地震襲來的那一瞬間,北川中學高一學生朱付敏大喊一聲:“地震了,快趴下”,為全班33個同學贏得了躲避的時間。在廢墟下,他喊“男生要堅強,女生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體力”,他把坍塌的墻壁弄出一個一人寬的縫隙,從而打開了生命的通道!他以自己的從容、冷靜、智慧,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英雄。

  在廢墟之下,面對生命被埋壓,面對無邊的黑暗與恐懼,那些幼小的生命以自己的沉著鎮靜、團結友愛、樂觀向上,顯示了少年英雄們的機智與成熟。初三學生甯加馳,不僅讓同學躲在自己的腹部下,還不斷給同學唱歌,“團結就是力量……”,相互鼓勵勇敢活下去。面對同學們哭泣聲、呻吟聲、絕望聲,小學三年級學生許中政哼唱國歌,一聲、兩聲、三聲……同學也跟著唱起來了,28小時後,他們終於走出了這座廢墟。

  地震在那一瞬間,他們沒有把安全留給自己,把危險留給同學老師,少年英雄們沒有離開,而是臨危不懼,勇於救人。“因為我是班長!”災難面前,九歲的小學生林浩用自己弱小的肩膀背出了兩個同學。陜西省寶雞市三名初中生,在隨時可能坍塌的教學樓裏40秒合力完成愛心接力,將一名腿部骨折的女同學轉移到安全地帶。面對同學向孝廉被壓,馬健一邊喊著“堅持,堅持”,一邊瘋了似的用雙手刨著水泥碎塊。4小時後,向孝廉被刨了出來,馬健的雙手已經血肉模糊。

  在這一場少年兒童也奮勇當先的救援中,我們看到了他們都在儘自己之力參與救人,同樣看到了他們救人的智慧。爬出廢墟的高二學生王亮不停地呼喊著同學的名字,不斷為同學鼓勁、傳遞消息,幾次爬進“死亡洞穴”,成功把一名同學救出,沒辦法挪開壓著另兩個女生的石板,他就陪一位受困同學説話。廢墟下,11歲的何亞軍伸出僅能活動的右手,後仰為斜下方約1米處的同學喂水。在等待被救出的50小時裏,她給同學喂水120多次。初三學生雷楚年在第一次返回教室救同學時,眼角余光掃到了教學樓前的一棵梧桐樹,他在心裏想好了另外一條逃生通道。救人之後,在樓梯垮塌的危急關頭,他返回二樓縱身一躍抱住了那棵救命樹,而教學樓在他身後轟然垮塌。

  一則以智,一則以勇,這是面對地震災難不可或缺的兩翼,亦是鑄就真英雄的內在品質。惟以智與勇,方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救人者自己的生命危險,又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難中的生命。而面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惟以智與勇,亦能最大限度地化險為夷,開闢新境,開創新局。在這場大災難中,我們的少年們以自己的智慧與勇敢,積極而頑強地自救與救人,顯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與優秀的品格,亦昭示了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美麗前程。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提出了這樣的命題,並寄予少年以這樣的期待與厚望。而從災難面前的這些少年英雄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的壯美前景,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璀璨希望。(陳家興)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