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的特殊考驗 大學生“村官”奮戰抗災一線

時間:2008-05-28 10: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黨員幹部抗震救災大軍中,活躍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村官”。他們有的主動請纓奔赴重災區,有的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崗位,有的積極組織群眾生産自救、互助互濟,用熱血和汗水在抗震救災一線譜寫了一曲青春之歌。

  守夜志願者

  5月13日晚,廣漢市二職中設立的臨時救助點,一名年輕志願者正在用剪刀幫一位七旬老人輕輕剪開被血沾在身上的衣服,然後為他換上乾淨的衣褲,端尿盆……這是廣漢市雒城鎮的“大學生村官”曾光的又一個不眠夜。雨下個不停,臨時救助點簡易棚頂上的積水越來越多。雒城鎮“大學生村官”謝鋒立即組織幾名青年志願者,用木棍將遮雨布撐起來排積水。手撐酸了,腳站軟了,衣服濕透了,沒人叫苦退卻。像這樣的“大學生村官”還有許多,他們白天排查、匯總、統計、上報災情,疏散居民群眾、捐款捐物;晚上爭當守夜志願者……連日來,他們用雙手為受災群眾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

  “這裡的群眾也是我的親人,他們需要我”

  滎經縣嚴道鎮青仁村委會主任助理陶倫方的老家在重災區綿陽。地震發生後,他與家人失去了聯繫,心急如焚。但他顧不上這些,在震後5分鐘,就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道安撫受災群眾,統計受災情況,宣傳安全防範措施,幫助群眾解決臨時住處。12日22時,陶倫方發現村活動室屋頂大面積受損漏雨時,不顧危險衝進去轉移了黨員電教設備,隨後又冒著大雨沿街巡邏,查看受災群眾防震情況。深夜回到辦公室,他顧不上休息,馬上整理災情上報。13日晨,陶倫方才接到母親電話,得知家裏遭受嚴重損失。他安慰母親:“要好好照顧自己,這裡的群眾也是我的親人,他們需要我。”便匆匆挂斷電話,含著淚水和村幹部一起奔向抗震救災第一線。因過度疲勞,他在排查險情的路上多次摔倒在水田裏,但他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來。

  “能多救出一個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面對突發而至的地震災害,青神縣南城鎮大興村黨支部書記、24歲的選調生李榮並沒有因年輕而亂了方寸。他立即組織村幹部疏散村民,迅速統計村民傷亡情況,並做好安撫工作,安置房屋嚴重受損的村民。深夜天空下起了大雨,李榮顧不上休息,立即帶領村組幹部將房屋出現新隱患的村民安全轉移,全村2800名村民無一傷亡。在全縣其他受災的鄉村,也能看到“大學生村官”們緊張而忙碌的身影。“看見群眾都安全了,吃再多苦也值得!”南城鎮的帥鹿麟欣慰地説。

  徐洪浩,天全縣思經鄉民主村黨支部副書記。5月12日當晚,鄉黨委連夜組織應急小分隊和預備人員奔赴重災區。徐洪浩一家一戶走訪動員,很快組織了10名隊員。鄉黨委考慮到徐洪浩剛參加工作,家裏房屋因地震受損嚴重,勸他留下。但徐洪浩堅定地説:“我是共産黨員,再有什麼困難也應該克服。”他毅然加入救援隊,冒著大雨和飛石連夜趕到重災區綿竹。

  由於工作量大,條件艱苦,徐洪浩13日下午開始流鼻血,他用棉球簡單止血後,又投入新的戰鬥。在一家銀行救災現場,徐洪浩和隊友們在工具有限的情況下就用雙手挖,及時搶救出10余名群眾。他説:“能多救出一個人,再苦再累也值得!”

  地震發生後,名山縣萬古鄉高山坡村委會主任助理謝莉連續三天一夜奮戰在救災第一線,幾乎未合眼。她不顧自身安危,疏散村民,冒雨幫助20余戶房屋倒塌的群眾搭建臨時棲身之所。由於連續奮戰的勞累,使這位平時神采奕奕的姑娘像變了個人,但她説:“能在這場災難中為老百姓出一點微薄之力,我沒有遺憾。”

  當兒童呼叫聲傳來,他衝了上去

  5月12日14時28分,正在資陽市石梯村值班的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劉德友和村委會主任申貴書突然感覺到一陣劇烈的搖晃,隨之聽到隔壁藍天幼兒園傳來一片兒童的哭叫聲。劉德友不顧個人安危,迅速衝進幼兒園,看到幾十個孩子在床上不停哭叫,只有一名老師在場。劉德友馬上左右手各抱一個兒童就往教室外跑,把兒童送到安全地帶,往返十多次,終於同幼兒園老師和申貴書等人一起把全園兒童全部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大學生村官”們,在抗震救災一線經受住了生與死的特殊考驗……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