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臺上經歷余震 醫護人員全部巋然不動

時間:2008-05-16 10:43   來源:解放日報

  申城6支醫療救援隊14日下午抵達成都,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分散在不同醫院、不同手術室的救援隊員,無一例外度過了一個無眠之夜。

  

  15日,記者在從紫坪鋪水庫赴都江堰市的路上,與各醫療隊“連線”。手機信號時斷時續,隔不斷白衣天使們的“戰鬥”資訊——

  15日天剛濛濛亮,華山醫院救援隊的隊員已啟程出發。背起迷彩包,帶上帳篷與照明燈,目的地———綿陽市安縣。

  在當地紅十字會人員帶領下,救援隊步行近五小時,中午時分抵達安縣後,10個隊員再分兩組:一組留在安縣中學,一組繼續前行。

  安縣腹地———睢水關,滿眼儘是倒塌的房屋,通訊時有時無。領隊汪志明一聲令下,救援隊在山腳下搭起臨時救助站帳篷,鮮亮的紅十字下,白大褂們開始救援工作。消息傳來:“山上有700至1000名傷員需要救治。”   

  成都市內的華西醫院,中山醫院普外科醫生韋燁,從清晨到中午參與了近20台手術。在搶救一名骨折病人時,余震傳來,手術臺上的器械亂搖晃,臺前的醫護人員全都巋然不動,手術依舊。

  在省人民醫院內,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王堅整個夜裏只闔了兩小時的眼,其他醫生也都如此。因大量汶川傷員送來省人民醫院,根據省衛生廳統籌安排,本來要去重災區綿陽的仁濟醫院救援隊,須堅守在城裏協助當地醫生救助。“醫生們都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休息。”與記者通話中,王堅説得最多的是“沒時間”三個字。

  在鳳凰山軍用機場裏,新華、市六、市九醫院救援隊已待命整一天:早晨4點半起床、5點出發,7點趕到機場,原本要飛汶川的直升機,由於要接受新安排沒能飛成。

  漫長的待命過程中,新華醫院領隊、急救中心副主任歐敬民臨時發佈“紀律”,要求隊員控制飲水和飲食,因為每人隨身所攜帶的飲用水和食品,如果放開吃只能維持一天……(記者 孫剛)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