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縣長回憶地震後決策全程:“你別嫌我臭”

時間:2008-06-18 22:38   來源:--新華網
   四川省北川縣縣長 經大忠

    董倩演播室串場:5月12號汶川特大地震剛剛發生的時候,人們知道汶川是這次地震的震中,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離汶川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北川,也是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在地震之後的第二天13號中午,人們通過電視畫面,看到了從北川傳回來的地震之後的情形。在演播室做了兩天直播之後,作為一名記者,我再也在演播室裏坐不下去了。我想到第一線去,我想到北川去,經過了一番轉輾,我和我的同事們終於到達了北川。

    董倩北川串場:這裡是北川中學,北川中學離北川縣城大概是三公里的路程,由於地震把北川幾乎夷為平地,所以縣委、縣政府也就把他們的辦公室,臨時移植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那兒,就是北川縣搶險指揮部。縣長經大忠他在地震的時候,他正在做什麼?他經歷了什麼?另外這些天最讓他焦慮的事情又是什麼?

    董倩:現在縣政府基本上就已經搬到這來了。

    經大忠:縣政府基本上搬到這地方了,然後做安排指揮佈局的就在裏邊,其他的同志就集中在這一大塊,就這兒集中。

    董倩:那就是説這兒很多人都是你的幹部?

    經大忠:今天已經派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我們手邊大概就是,平常這樣就是一、二十個人,少的時間就是四、五個人在跑。白天干不完就是晚上幹,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

    董倩:你希望他們給你收集什麼樣的資訊?

    經大忠:主要是一線的吧。你比如災情,需要救助的資訊,物資供應的資訊,道路暢通,各個方面綜合協調的一些工作。

    董倩演播室串場:在採訪經大忠的時候,他還特地跟我做了一次説明,他説,你別嫌我臭,因為這段時間以來,從地震發生之後到現在,我就從來沒有換過衣服。我身上的這件衣服,也不知道是誰的,我熱了就脫,冷了就隨便找一件套在身上。我想,這麼多天以來,恐怕對於經大忠來説,也是因為面對錄影機才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看上去是一個什麼樣子。地震發生之後,經大忠作為一縣之長,和縣委書記,馬上就成為了這個縣的主心骨。在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北川的災情有多重,而且在當時沒有任何人能夠進入北川的情況下,在他們的鎮定指揮下,北川迅速開展了自救。並且在黃金救援期內,救出了很多倖存者。

    董倩:地震發生以後,你第一件事做的是什麼?

    經大忠: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在縣委那邊開會,我們在會議室裏面,它是個單層的,是個廠房做的會議室改裝的。當時發生了,我的感覺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兩點二十八分,當時這個會議室有四、五百人,其中有兩百多學生。五四要到了嘛,這個會議馬上就要開始,當時我們感覺到有地震。

    (現場同期)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在5月12號下午2點30分左右。

    董倩:當您意識到地震的時候,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經大忠:當時第一意識就是這麼多人怎麼辦,尤其是孩子,尤其是非常非常小的小孩,當時也沒有考慮到地震有這麼大,只是想到儘量少受傷,而且儘量不要讓小孩受傷。因此我們在主席臺上,就暗暗地跟這些小孩揮手,就説上面有地震,就這個樣子叫他們跑。然後我們這邊就這個樣子,不要動,首先是不要動,不要自己擁擠,一擁擠,這個青年人肯定對小孩形成踩踏。結果挺好,基本上按照大人、小孩,還是比較有序、比較及時地,基本上全部撤離了。

    董倩:那等到稍微平靜下來以後,你出去以後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

    經大忠:平靜以後,我想地震過了以後就叫他們馬上回來。畢竟還是倒塌一些東西,會議室裏面煙霧繚繞的,看有沒有小孩受傷,再去清理一下。然後我們走到旁邊有個停車場,出來一看就令我非常震驚。

    董倩:看到什麼了當時?

    經大忠:真是沒想到,當時感覺到我們遇上了大地震了,不得了,不知道死傷了有多少人。所以那個時間我基本上是,我叫了兩個人拔腿就跑,就順著那個老縣城跑了一圈,到了山上。

    董倩:跑到什麼地方,你們想幹什麼那個時候?

    經大忠:當時就要看這個災情,看這個情況,看還能有多少人能生還,多少能施救、多少能轉移、多少人能分散,就做這個工作。跑過了就順著我們今天這個土山這個上面,這麼跑過去,然後又從這邊,基本上把這個縣就跑了一圈。

    董倩:地震發生以後,你想到的第一個人會是誰?

    經大忠:當時第一個人,我倒沒想到哪一個人,沒有想到哪一個個體。你比方説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或者是哪一個領導,或者是哪一個小孩,或者是哪一個群體。我最擔心的是,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字幕)經大忠第一時間做出了決策

    經大忠:那麼在地震以後,這個到底怎麼辦?可能第一你要想到就是撤離,不要發生衍生災害。第二就是什麼呢?撤離了、安全了。哪些地方安全,哪些地方不安全,馬上就要施救。那麼這個時間差就是半個小時,馬上就要決策,你緩一下有些人就死掉了,他就永遠都不能再回來了。第三撤離了群眾在什麼地方?朝什麼地方撤離?當時我就選擇了幾個方向來疏散,一個就是北方。北方我們估計那邊就是水要淹起來,走不通,那麼就是南邊。南邊肯定也斷了道了,沒什麼説的。那麼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最後分析,南邊可能下一步道路暢通,相對要容易一些,所以我們選擇了南邊,同時就組織、就撤,就向綿陽方向修路了。

    董倩:在當時地震的瞬間,因為你要履行自己的職責,你不可能馬上去看老婆、孩子,不能看老母親,那你要去看什麼?

    經大忠:當時想來肯定就是很明顯了,就是什麼呢?學校這些重點地區,重點部分,因為它都比較集中。

    (現場同期)

    經大忠:你們到那個地方去,那兒有個收費站,平路的那個地方,這個樣子上去。有沒有村幹部?基層幹部有沒有?沒有,沒有我跟你們説幾個事情。一個就是上去以後,大概一個車只能坐四十個人。第二一個事情就是,你們一路上要聽指揮,你們就聽他的,這也不是一個辦法是不是?上去以後,我們就通知指揮部,指揮部他就用車輛慢慢慢慢啊,你們等一下就把你們送下去。下去以後食品的問題、藥品的問題、救援的問題都能夠解決,然後我們下一步再研究好不好?大家都不要著急,一定注意安全。

    董倩演播室串場:我跟著經大忠縣長,從設在北川中學的前線指揮部步行到北川的老縣城。在這條路上,不斷能夠迎面遇到從山裏面撤出來的,受災地區的群眾。這個時候經縣長就會撇下我走上去問,你們從哪來?要撤到哪去?家裏的東西帶出來沒有,身上現在還缺點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有的人就問,你是誰?這個時候經大忠往往不回答。我會替他回答,我説這是經縣長,你們的縣長。有個小夥子知道他就是縣長,拍著胸脯説:“縣長你放心,我們行。”我在旁邊靜靜地看著,我看著縣長和普通百姓之間的這種一問一答,從中我看到了在經歷過這場巨大的災難之後,他們之間彼此信任、信賴的這種關係。而且我也看到了,他們對於未來的那種希望。

    董倩:當時一切通訊手段都已經不行了,你怎麼通知所有的城市裏邊的群眾,到安全的地方來?

    經大忠:當時還要做三件事。一件事就是,我這個身邊有幹部就把他叫下去,沿途碰到了,教師碰到了、積極分子碰到了、明白人碰到了、碰到了認得的人、碰到了幹部,就叫他們又去傳。一傳一、一傳二、一傳三、一傳四這個樣子,這是一個。第二個就是向市裏面報信。

    董倩:因為沒有通訊了,報得出去嗎,問題是。

    經大忠:只要還有命在,一定要向前衝!一定跟省裏面,跟市裏面要報信,要派部隊,這裡面遭大災、大地震了,死傷非常慘重。不準回,一定向前衝!再垮再塌都要先前衝!派了六批。

    (字幕)當綿陽市政府得到消息後,有關人員在兩小時後趕到北川縣,成立了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