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兵某師長楊傑:再難也要把群眾救出來

時間:2008-06-18 22:41   來源:人民網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楊傑,是空降兵某師師長。我師是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在這次抗震救災中,我們擔負著在什邡、綿竹兩市受災最嚴重的7個鄉鎮的救援任務,搜遍了方圓1000多平方公里的520多個山村、礦區、電站、旅遊點,從廢墟中救出倖存者77人,深山解救被困群眾1674人。

  12日深夜11點,我們接到抗震救災命令,師黨委立即發出動員令,全師4600名官兵迅速集結,經空中機動和摩托化開進,于13日下午1點抵達什邡、綿竹,馬上兵分七路,冒雨展開營救。空降團最先到達什邡洛水鎮,官兵一下車就被群眾帶到了洛水小學。數百名群眾圍著廢墟,有的大聲哭喊著自己的孩子,有的在廢墟上拼命地又抓又挖。見到這個情景,官兵們幾人一組,立即撲向廢墟救人;每挖出一人,群眾都呼啦一下圍上來認領。經過一晝夜連續奮戰,我們救出了倖存的12名學生和一些遇難者。一位母親等到最後,還沒見到自己的孩子,她死死攥著一名戰士的胳膊説:“我的孩子還在裏面,求求你們救救她吧!”説完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官兵們不顧疲勞,拼命在廢墟中一遍一遍地挖尋,終於在一個角落裏扒出了這個孩子,但她已經停止呼吸。聽著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看著花朵般孩子逝去的模樣,官兵們心在流血,暗下決心,就是豁出命來,也要爭分奪秒救人。多救一個孩子,災區就少一個悲傷的母親;多救一位老人,災區就少一些哭泣的兒女。

  摩步團正在綿竹清平鄉轉移被困群眾時,一個中年人一瘸一拐跑過來,急著對我們説:“我剛從小木嶺逃出來,那裏還有好幾百名礦工呢,解放軍同志,快去救救他們吧”。經詢問,小木嶺在清平鄉以北30多公里的大山裏,唯一進山的路被山體滑坡圍成了堰塞湖,那裏的幾十家磷礦、電站成了“孤島絕地”。有6個出來送信的礦工,過堰塞湖的時候全部遇難;還有十幾名從山路逃命的礦工也被崩塌的山石掩埋。這名礦工是從電站引水隧洞逃出來的,那是唯一的通路。師政委司家安立即帶150名官兵前往救援,從山腳往上攀爬400多米來到引水隧洞口下。眼前是一面100多米高、近90度的岩壁,原先有一個簡易的鋼筋便梯可供一個人上下,現在已被山體滑坡毀壞,僅剩下一些鋼筋頭。官兵們馬上砍來樹棍,搜尋震斷的電纜,連夜扎成了100多米長的軟梯。參加過國際偵察兵比武的作訓股長吳雪冰主動請戰,帶5名戰士組成敢死隊。班長劉彬腰間掖著一卷捆綁帶,手摳腳蹬鋼筋頭,像壁虎一樣貼緊岩壁向上爬。快接近洞口時,向外隆起的岩壁擋住了路。正在他無計可施的時候,突然發現右上方吊著一根電纜線,使勁拽了拽,感覺可以承受重力,便一手抓著電纜,一手扒著岩壁,一點一點往上挪,5米的距離足足費了十分鐘,終於到了洞口。他扔下捆綁帶,其他4名隊員拽著一個接一個爬了上去,然後一起把軟梯拉上來搭在洞口,固定在岩壁上。

  吳雪冰5個人馬上向引水隧洞摸索前進,走到洞的另一頭,點燃篝火,大聲呼喊:“老鄉們,我們是解放軍,救你們來了”。礦工們一傳十、十傳百,第一天陸續來了50多人,第二天一下子來了幾百人。他們立即組織沒有受傷的礦工和輕傷員,在戰士們保護下爬下軟梯,由山下接應的部隊迅速轉移救治。最後的幾十名重傷員怎麼辦?大家都很犯難。一名雙腿被砸斷的礦工對妻子説:“你把我背到這,我知足了。這梯子反正我也下不去,別管我,你趕緊走吧”。戰士李華南把袖子一擼,對他説:“大哥,你放心,有我們在,就是死也要把你背下去!”説完,讓戰士們用捆綁帶把這名礦工捆在自己背上。在近乎垂直的軟梯上,李華南每走一步,軟梯都不停地搖晃,豆大的汗珠直往下落。當下到軟梯中間時,突然一塊滑落的石頭重重砸在他胳膊上,疼得他渾身一抖,腳下踩滑,身體懸空起來,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戰士們使勁拉緊拴在兩人身上的保險繩,李華南死死地抓住軟梯,忍著疼痛,穩住身體,終於把這名礦工背了下來。就這樣,經過三天兩夜奮戰,通過這條“生命天梯”,756名受困礦工全部成功獲救。

  在什邡方向,我師25支小分隊沿龍門山脈,對所有村莊、電站、礦區展開拉網式搜救。19日早上,炮兵科長戴志強帶領一支小分隊進入金河電站。從倖存職工那裏得知,前面大山裏還困著14個人,他們立即出發。一路上,泥石流和滾石不斷,官兵們只好沿著山脊行走,由於兩邊山體滑坡,走在山脊上就像走在刀背上一樣,一眼看不準、一腳踏不實,就會跌落懸崖。這時,突然下起了雷暴雨,周圍山體開始大面積滑坡,滾落的山石和著電閃雷鳴,發出令人恐懼的轟隆聲。前進,每一步都伴隨著死的威脅;後退,就意味著放棄群眾生的希望。為防不測,大家在雨衣裏子上寫下姓名、部隊代號和聯繫方式,戴志強對戰士們説:“我們是黃繼光的戰友,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當官兵艱難跋涉21小時、渾身泥水地出現在職工面前時,他們激動地大聲呼喊“解放軍來啦,我們有救啦”。正當把他們送上前來救援的直升飛機時,一名職工突然説,“山那邊還有個叫崔昌會的女的,受了重傷不能行走”。可是要到那裏,還要翻兩座大山。這時官兵已經極度疲勞,那名職工也勸他們別去了,説那條路太危險,那個人可能已經死了。戴志強立即派人前去營救,下令説:“不管有多大困難,只要有一線生的希望,就要把她活著帶出來!”幾名戰友走了6個小時山路,終於把被困216小時、腰椎和胳膊嚴重骨折的崔昌會成功解救。

  與此同時,摩步團副團長劉衛榮帶領官兵,到響水溝磷礦搜尋群眾,在一個礦井洞口發現一名礦工蜷縮在地上一動不動,頭上兩處受傷。大家以為他已經遇難,教導員朱偉峰脫下雨衣準備給他蓋上,還不放心,把手伸到他的鼻子下面,感覺還有微弱氣息,連忙叫來戰士給他灌了點糖鹽水,緊急處理了一下傷口。然後用背包繩扎了一個簡易擔架,趕緊抬著他往救治點走。為保持擔架平穩、減少顛簸,上坡時,前面的官兵跪著向上爬,下坡時,後面的官兵坐著往下挪,膝蓋、臀部都磨得血肉模糊;過河時,為了不讓他沾到水,戰士們就把擔架高高抬起;過堰塞湖形成的淤泥河床時,為防止陷進去,抬擔架的戰士們趴在泥裏匍匐前進。整整走了5個多小時,終於把這名被困196小時的礦工送到了救治點,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在場的群眾抱著我們戰士説,多虧了解放軍救了我們的命!

  戰士們説:“人民群眾是我們的父母,就是以生命換取生命,我們也無怨無悔,勇往直前!”

  謝謝大家!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