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坡:勇當破障攻堅的抗震尖兵

時間:2008-06-18 22:38   來源: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叫黃金坡,是第二炮兵某工程團政委。

  我團是一支擔負導彈陣地建設的工程部隊。40年前,我們曾駐防北川這座秀麗的小城,與羌族這個“雲朵中的民族”結下了血濃于水的深厚感情。

  5月15日淩晨4時,我們一到達災區,立即受命搶通從綿陽到北川縣城的公路。此時,北川縣城上萬群眾急需救援,因道路不通,救援的機械車輛無法進入,前來救災的數萬大軍只能攀沿陡坡徒步前行,大量傷員擠在泥濘的小道上,生命岌岌可危。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生命通道。

  這條道路有3.5公里被山體滑坡完全堵死。這段路地勢險要,有的路段緊靠懸崖邊緣,下面就是深淵;有的路段橫臥河溝谷底,作業空間十分狹窄;有的路段橋梁被毀,填土的石方量大。專家斷言,沒有一個月時間很難打通。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眼看就要過去,早一分鐘打通道路,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們當即立下軍令狀:24小時打通道路!我們抽調150名技術骨幹,迅速編成觀察測量、工程機械、安全防範等6個作業隊,投入十幾臺先進工程裝備,打響了搶通道路的攻堅戰。

  就在這個時候,我團徒步入城救援的官兵,花了很大力氣,救出了縣國稅局會計朱蘭。地震時她用雙臂護衛同事身受重傷。大家爬著跪著抬著擔架,用了兩個多小時才通過塌方路段,當送上救護車時,她的心臟已經停止了跳動。醫生痛心地説,要是早幾分鐘,她還有生還的希望。官兵們全都哭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就因為這3.5公里的阻隔,走進了另一個世界。這短短的路程,寄託了多少生命的渴望,凝結著多少親人的期盼啊!此情此景,更加激發了官兵的戰鬥豪情,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快點!快點!再快點!

  道路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推進。當修到距縣城2公里的地段時,一塊塊巨石橫在前面。爆破,會引發山體滑坡;移動,現有的裝備無能為力。我們經過反覆研究,制定了搶修方案,利用現有地形,在無法移動的巨石旁迂迴開道,可以移動的巨石,掘開一個個大坑,將其埋入地下,加固路基,終於除掉了這些“攔路虎”。施工中,不時有餘震發生,鬆動的巨石隨時可能滾下,造成裝毀人傷,但官兵沒有一個退縮。團長郭中定始終在最前沿和最危險的地方指揮,上午9時許,余震突然發生,一塊石頭滾落下來,幸虧他躲閃及時,才逃過一劫。這時,安全員跑上前來,要把他拉到安全的地方,他説:“我的指揮位置就在這裡,如果我人安全了,心就不安了。”官兵們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在兩家地方路橋公司的幫助下,僅用12小時就完成了通常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創造了施工奇跡。15日18時,我們比預定時間整整提前12個小時,勝利打通北川的“生命線”!

  一隊隊救護人員衝進去了,一輛輛大型機械開進去了,一批批救援物資運進去了,受災最重的北川大規模救援行動全面展開!此時,一直沒有顧得上吃飯休息的官兵,有的拿著乾糧啃著啃著就睡著了。

  道路剛剛打通,我們又受領了挖掘北川縣農業銀行金庫的任務。這是一座7層大樓,在地震中完全坍塌,水泥板疊成了“千層餅”,緊挨的一棟家屬樓也倒在了銀行大樓的廢墟上,堆成一座直徑達百餘米的鋼筋混凝土小山包。大型機械要想接近位於底層的金庫,必須在四五米高的廢墟上開闢一條通道。如果用小型機械或人工作業,無異於“愚公移山”。我們讓吊車、挖掘機、推土機一起上陣,各展其長,大塊的樓板被吊走,厚厚的渣土被清除,金庫慢慢顯露出來。挖掘機長長的鐵臂深入廢墟,隨著鏟鬥的高高揚起,一張張紙幣和著塵土散落開來,戰士們迅速將紙幣撿出來、吹乾凈,捋直展平裝進袋子。大家仔細在碎石渣上扒拉著,一枚硬幣也不放過。到傍晚時分,共挖出一百二十九萬五千八百七十元現金。接著,我們又同工程技術總隊配合,挖出六百三十多萬元人民幣和大量憑證票據,成功地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財産。

  5月21日,指揮部下達北川封城令,救援隊伍紛紛撤離。這時,北川縣委請求我們幫助挖掘和搶救縣委大樓內的歷史檔案。裏面存有北川縣自1937年以來的土地民權、文書封印和重要文電等檔案資料。這是一場特殊的戰鬥。北川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甲骨文中記載的唯一一個族號就是羌族。北川縣城被地震摧毀了,但北川的歷史不能被掩埋,悠久的羌族文化遺産不能消失。當時,唐家山堰塞湖隨時都有潰壩的可能,疫情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官兵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搶救資料中。我們先用破碎錘從倒塌的辦公樓頂部打出一個洞,代理排長童絮新鑽進去查看情況,摸清檔案資料的詳細位置,再用大型裝備打開通往檔案室的切口。廢墟底下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余震不時發生,隨時都有被埋的危險。官兵們不顧個人安危,用了5個多小時,將資料一一傳出。大家一頁一頁地把這些資料收集整理好,有的紙張缺了口、破了角,就一點點地重新粘貼好,86000多份資料完好無損,北川的歷史檔案得到完整保護。當我們把這些珍貴資料交到北川縣委辦公室洪主任手中時,這位羌族漢子淚流滿面,連聲説:“有了它,北川就在;有了它,北川就永遠不會被埋沒!”

  目前,我們團官兵正在日夜搶修北川縣擂鼓鎮至禹裏鄉63公里的道路,沿途12個鄉鎮、6萬多名群眾被困山中,僅靠余糧和空投物品維持生存。這條公路95%以上被損毀,4個堰塞湖高於施工路段,塌方、滑坡時有發生。困難嚇不倒我們英雄的導彈工程兵!經過全力奮戰,已經向前推進了10多公里。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儘快打通這條通道,把黨和人民的關懷送到災區,把重建家園的信心帶給群眾,真正為災區人民修建一條希望之路、幸福之路!

  謝謝大家!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