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31小時生死挺進震中汶川

時間:2008-06-18 22:04   來源:--新華網

  

  圖為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同志在作報告 新華網 陳競超 攝

      [王毅]各位領導、同志們:我叫王毅,是武警某師參謀長。地震發生後,震中汶川的電力、交通、通信完全中斷,十多萬群眾生死不明。黨中央萬分焦急,全國人民萬分焦急,世界的目光也聚焦到這個大山裏的小城。胡主席、溫總理指示,要採取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進入汶川。

   5月12日16時,武警總部命令我部,緊急救援汶川。半小時後,我帶領600名官兵,從距汶川255公里的馬爾康駐訓點出發,向汶川開進。

   車隊疾馳70多公里後,來到一個叫雜谷腦的隧道。隧道近1500米長,地震過後,到處是裂縫和震落的碎石,當時余震不斷,隨時可能塌方。為減輕車輛顛簸産生的振動,我指揮車隊拉開距離,減速慢行。掉落的石塊砸在車頂上,發出的聲響讓人感到一種恐懼。我的心一直在揪著,緊緊地盯著手表,5分鐘!10分鐘!15分鐘!當最後一輛車駛出隧道時,我才長長出了一口氣。

   車隊繼續前行,當通過夾壁鄉二道橋時,又一次遇到余震,汽車一下子劇烈顛簸起來,石塊雨點般地落下,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把指揮車的擋風玻璃砸了個粉碎,玻璃碴子濺了我一身。我一看不好,要塌方!抓起對講機,大聲命令:加速前進!車速飛快,轉彎的時候,外側的車輪有的懸空起來,隨時可能車翻人亡。車隊過去不到一分鐘,身後傳來一聲山崩地裂的巨響,回頭望去,半個山體都垮塌下來,瞬間掩埋了道路。我們與死神擦肩而過。

   部隊開進到距汶川縣城還有92公里的古爾溝,嚴重的山體滑坡堵住了前進的道路,被砸爛的汽車橫七豎八地翻在路邊,像捏癟了的易拉罐,遇難者的遺體慘不忍睹。當時已是深夜,是連夜前進,還是天亮再走,艱難的抉擇擺在了我的面前。我意識到,前面將是一條險象環生的生死之路,會有無數的塌方、斷橋和泥石流,但我更想到,這又是一條十萬火急的救命之路,它連著無數廢墟下的焦急、渴望和呼喚!連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揪著的心!我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趕到汶川!

   向上級報告情況後,我決定組成200人的突擊隊,徒步強行向汶川進發。官兵們爭著要上, 10名女兵一聽沒有她們,就跟我急了:參謀長,我們也是戰士,受傷的群眾更需要醫護人員。突擊隊迅速完成編組,我對他們説:“關鍵時刻、危難關頭,要豁得出來、衝得上去。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頭也要朝著汶川的方向!”

   夜越來越黑,又下著大雨。我們兩三個人一把手電筒,摸索著探路行進,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陡峭的斜坡上,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湍急的江水,稍不當心就會滑入江中。險情隨時都在發生,突擊隊員王本何一不小心,被亂石絆倒,差一點墜落懸崖,幸虧抓住一叢灌木,才撿了一條命。最讓人擔心的是不斷掉落的飛石,夜間無法觀察,我就往後傳話,命令部隊5人一組,拉大距離,儘量不出聲,仔細聽聲響,判斷有沒有石塊滾落。經過3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走出了古爾溝。

   天亮不久,我們來到高家莊路段。這是一個更險惡的路段,右側的山崖上懸著很多巨石,搖搖欲墜,松土夾雜著石塊,時不時像瀑布一樣傾泄而下。我們決定分批衝刺,強行通過。大家相互鼓勵著:“一定要活著過去”。我衝在最前面,突然聽到身後的通信科長大喊了一聲:“參謀長!快跑!”就在我向前猛跨一步的瞬間,一塊臉盆大的石頭砸了下來,又一次死裏逃生。

   衝過這個險段後,我讓部隊慢下來喘口氣。這時,我想應該給老婆孩子留句話,就在手機裏給女兒寫了一條短信:“女兒,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時候沒來得及告訴你們,如果爸爸回不來了,你一定要堅強,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

   臨近傍晚,走到一個羌寨,部隊短暫休息。大家又累又餓,很多同志剛坐下就睡著了。得知我們要到汶川去救災,村民們把剛煮好的一鍋粥端給我們,我們不喝,就攔著不讓走,他們説:來了天災,都在往外逃,你們當兵的卻不要命地往裏走,就以粥代酒,給你們壯行吧!這碗粥,我們是含著淚喝下去的。

   一位羌族老大媽,説什麼也要看著女戰士把兩個粽子吃下去,自己卻轉過身去,偷偷地舔粘在手上的米粒。一名胳膊上纏著黑紗的中年婦女,非要給我們帶路,她説:“我的丈夫和孩子都沒了,我給你們帶路,你們就能走快一些,多救出幾個人,多保住幾個家。” 望著善良淳樸的群眾,沉甸甸的責任涌上心頭: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民養育了我們,人民有難,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我們也要勇往直前!

   晚上9點左右,我們行進到距汶川不足5公里的桑坪電站,天又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被泥石流和塌方徹底阻斷,已經再沒有路可走了。我們急忙找群眾打聽,一位村民告訴我們:到汶川縣城,有一條古棧道,但多年沒人走了,弄不好要丟命的。我斬釘截鐵地説:“只要是路,我們就敢走!”

   這條路,懸在半空中,下面是洶湧的岷江,最窄的地方不到一尺,地震使棧道上落滿了一層厚厚的泥土,雨水一澆,又濕又滑,插在石壁中的木樁早已腐爛,只能緊貼石壁一步一步往前挪動。我一直走在最前面,就在快到頭的時候,腳踩的一根木樁“咔嚓”一聲斷了,上面鋪的石板一下掉進江中,我死死抓住一條樹根,使盡全身力氣,才夠到下一根木樁。短短不到兩公里的棧道,我們竟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闖過了最後一道險關。

   經過31個小時的生死挺進,5月13日23時15分,我們終於到達了汶川縣城。我立即與縣領導取得聯繫,組織部隊展開救援,開闢空投空降場,警戒重要民生目標。隨即,我用海事衛星電話,向指揮部詳細報告了情況。與外界隔絕33個小時汶川的災情,隨著電波傳到了北京,傳到了中南海。

   我永遠也忘不了踏入汶川縣城的那一刻,黑暗和寂靜中,到處都是露宿街頭的群眾。由於極度的恐懼、悲傷和疲憊,他們已經發不出歡呼聲了,但還是站著、坐著,用力地鼓掌。這是我一生中聽到的最難忘的掌聲。這一刻,我更加深切地理解了什麼是軍人、什麼是軍人的責任!謝謝大家。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