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斌:搶險攻堅鏖戰隴南

時間:2008-06-18 22:30   來源:人民網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是蘭州軍區某步兵團團長葉大斌。我團是一支紅軍團隊,這次抗震救災,奉命在甘肅隴南地區執行救援任務。

    5月12日下午,一列從寶雞開往廣元的貨車,途經109隧道時,突遇地震,山體坍塌,列車被埋在隧道內,車上裝載的500噸航空汽油起火燃燒,這條通往四川災區的“生命線”被完全阻斷。更為嚴重的是,從山體上滑落的十多萬方山石,把與寶成鐵路並行的嘉陵江攔腰截斷,河水急劇上漲,通往109隧道搶修現場的道路被淹沒,如果不及時疏通,不僅隧道搶險無法進行,而且直接危及沿江村鎮的安全。“路通”的關鍵在“水通”。搶險指揮部決定,由我團突擊疏通嘉陵江河道。情況非常緊急,我團156名官兵火速奔赴救災現場。這時,火光沖天,滾滾濃煙熏黑了半座山,被烤焦的灌木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有毒氣體,薰得官兵淚流不止、頭疼噁心。河道兩側都是懸崖,作業區離隧道口不足50米,隧道的險情還沒有排除,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峽谷裏余震不斷,山上不時有流石滾落。看著眼前的一切,想到災區千千萬萬急待救援的群眾,大家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疏通河道,就是豁出命,也要把河道撕開一道口子!

    由於作業地段大型機械無法施展,只能採取小藥量、多炸點的鬆散爆破法,一點一點把巨石移走。面對這一難啃的“骨頭”,官兵們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渴了就喝一口江水,餓了就啃一口饅頭,實在困得不行就靠在一邊打個盹,汗水和岩石粉末浸在一起,頭髮和迷彩服都結成了灰白色的硬殼,個個像泥塑的一樣。作業組組長、班長韓山東全神貫注鑽孔時,被拳頭大的一塊落石砸中了背部,當時就摔倒在地,臉色蒼白。連長趕緊找來衛生員給他做檢查。但他緩了緩神就又站起來準備投入戰鬥,剛走幾步就暈倒了。戰士們把他抬到一邊,衛生員幫他解開上衣,看到他由於粉塵過敏,全身起滿了紅斑,兩隻胳膊腫得像小孩的腿,手掌和手套沾在一起,只能用剪刀一點一點地剪開,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連續奮戰了8天8夜,官兵們硬是用簡單的工具,在堅硬的石頭上開出一條長175米、寬16米、深3米的導流渠,嘉陵江險情被成功排除。

    河道疏通後,我們立即投入了109隧道的搶修。這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隧道內溫度高達40多度,有毒氣體令人窒息,水泥噴漿産生的粉塵使作業能見度不到2米,隧道內隨時都可能塌方。官兵們頭戴鋼盔、口罩和防毒面具,在悶熱昏暗的隧道內作業,就如同在火爐裏烤。連長白樹偉一直衝在最前面,左肩磨破了就用右肩扛,右肩磨破了就用雙手抱,疲勞和高溫使他鼻血流個不停,但他卻始終在堅持。就這樣,從早晨7點開始,整整幹了12個小時,官兵們用肩膀扛進了400多噸水泥和砂石,協助技術人員加固了隧道。

    就在大家準備喘口氣的時候,指揮部又把清理廢渣的任務交給了我們。説句實在話,連日的勞累,大家都已筋疲力盡,加上有毒氣體和高溫熏烤,許多官兵頭暈噁心,嘔吐不止;不少戰士腳底磨起了泡、襠部也被磨爛了,連走路都是一瘸一拐。但大家明白,這是實現“路通”的最後一道障礙,於是二話沒説,就投入了戰鬥。在連續22小時的艱苦奮戰中,有的官兵扛著廢渣走著走著就睡著了,但大家都堅持著,沒有一個人肯停下來休息。一袋袋廢渣被扛了出去,一筐筐砂石被抬了出來,終於在第二天早上7點,將隧道內200余噸廢渣全部清除。9點50分,首列滿載賑災物資的列車拉著長長的汽笛,轟鳴著從109隧道安全駛過,官兵們雙手揮舞著、歡呼著,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隴南地區的文縣、康縣和武都,是我們抗震救災的另一個重要戰場。這裡緊鄰震中汶川,損失十分嚴重;山大溝深,居住分散,有時到一戶偏僻人家,要走六七個小時,救援難度很大。震後第二天,我團2000余名官兵奉命奔赴隴南,在近萬平方公里的地域展開搜救。離青川20多公里的范壩鄉,因道路阻塞,一度成為“孤島”。我們一支89人的救援小分隊,攜帶食物和藥品,沿著陡峭的山路向范壩鄉開進。道路大多被塌方毀壞,大家邊開路邊前進,山石不時滾落,稍不留神就會掉入山崖或被砸傷。但為了爭分奪秒地搜救群眾,山再高再險,我們也要爬上去看了才放心;路再遠再難,也要把黨的溫暖送給每一戶受災群眾。經過一整天的艱難行軍,終於到達與外界隔離80多個小時的范壩鄉。困境中的群眾看到我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幾位老人拉著官兵的手動情地説:“我們的房子倒了,糧食被埋了,你們一來,我們有希望了!”

    受地震驚嚇,災區群眾的情緒很不穩定。許多村民房屋全部倒塌,家中一無所有,情緒十分低落。我們及時給他們送去米麵油,並幾塊、幾十塊的湊起一萬多元現金捐給他們,幫助他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六連羌族戰士阿格基家在汶川災區,房屋倒塌,哥哥失蹤,姐姐遇難,但當他看到一戶村民吃發黴的馬鈴薯時,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乾糧和身上僅有的260元錢捐給了他。在十幾天裏,全團91個小分隊,走遍了受災嚴重的16個鄉鎮28612戶人家,幫助群眾從廢墟中搶出糧食36萬公斤,清理危房6000多間,救助群眾10萬餘人。

    在中廟鄉清理危房時,看到幾個學生坐在廢墟上看書。一問才知道,他們是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學校倒塌了,無法繼續上課,官兵的心再次被揪緊。團領導商量,山裏孩子上學不容易,再困難也不能誤了他們的學習。立即安排90多名戰士住上卡車,擠出8頂帳篷辦起了災區第一所“帳篷學校”。周圍的家長得知後,紛紛把孩子送了過來。在軍區的支援下,我們又陸續在12個鄉村辦起了9所“帳篷學校”,幫助2650名學生重新回到課堂。開學後,我們不但給孩子們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為他們檢查身體、進行心理疏導,就連送孩子們參加高考的車輛也準備好了。家長們激動地説:“只有自己的親人才能想得這麼週到,解放軍就是我們最親的親人。”

    謝謝大家!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