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平凡人迸發出驚天的力量

時間:2008-06-06 11:1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6月6日電(記者張嚴平 劉大江 張麗娜)在四川綿陽市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九洲體育館,記者見到了一位來自北川縣曲山鎮大水村的婦女,名叫吳紅,今年37歲。她長得又瘦又小,個子大概不足一米五,站在那裏就像一段枝條,仿佛一陣風就能把她吹倒。

  讓我們大為吃驚的是,就是這個小小的農家婦女,在地震發生後,像一隻頑強的領頭羊,帶著大水村老老少少20多個村民,在兩山相撞、河流消失、家園毀滅、到處是塌陷裂縫的大山中,艱難跋涉16個小時,安全轉移。就是這個小小的農家婦女,在救出鄉親的同時,一個人默默承受著丈夫、兒子雙雙遇難的巨大傷痛。

  她給我們看了一本她沒有寫完的日記。這個愛讀書愛看報、平日裏總喜歡記點什麼的鄉下女子,在5月12日記下了她一生無法忘懷的景象——

  “吃過中午飯,我和爸爸在地裏幹活,突然間天昏地暗,地就像轉圈,整個山和地都在晃動,我們馬上就與地一起往下陷,往下翻。緊接著,到處都是垮塌的聲音,兩面的山全往中間擠,馬上就在河面上相撞。頓時一片濃煙升起,眨眼間河面不見了,河水沒了,地形不在了,房屋倒塌,全沒了,人也不知去向。

  我拉著爸爸拼命地跑,隨著地的晃動,我們就像盪鞦千一樣,地裏到處是裂縫,一不留神就會掉到裂縫裏。我一邊哭一邊跟爸爸説:我們要逃命!要鎮定!要有信心!我看了一下山形,兩邊全是溝,一直不斷地往下垮,我想只有順著梁往上爬才是最安全的。於是,我們就一直往上爬,一邊往上爬一邊喊周圍的人,讓他們也順著梁爬,我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已喊了20多個人。大地震過後,就是一次次余震,一片片山坡垮塌,整個天空一片濃煙。”

  吳紅的日記一直記下去,記下她如何帶領鄉親們手拉手繞過巨石、爬過裂縫;記下他們如何在暴風雨的夜晚緊緊依偎在一起互相鼓勵,一直記到她把大家終於帶出大山,走進受災群眾安置點,記到她返回北川縣城尋找在那裏打工的丈夫和上學的兒子……再往後,日記中斷了。

  她望著遠方,淚流滿面。

  她説,當她趕到北川,看到她男人在建築工地幹活的那個隧道洞口早已填滿了坍塌的石頭;兒子上學的教室全部塌進了地下。那些日子,她跑遍了綿陽市所有的醫院,但是再也沒有找回疼她的男人、愛她的寶貝兒子……

  她哽咽著告訴我們,她的家曾是村裏人人羨慕的家。丈夫一年在外打工能掙兩三萬塊錢;她在家裏一個人種8畝地,養兩個季度的蠶,還喂了20頭豬和一匹馬,去年,光養豬她就掙了差不多有2萬元。她家的收入是全村第一。她的一雙兒女更是優秀,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懂事。凡此種種,讓她成了村裏耀眼的明星。

  災難,把這一切都毀了。

  一直依偎在她身邊的12歲的小女兒輕輕地拉起媽媽的手,她停止了哭泣:“我要好好地活下去。我父母在,公公在,女兒在,今後哪怕喝稀飯。也要讓老人安心地活下去,讓女兒完成學業。現在村裏的幹部都在前方救災,我要在後方為村裏多做事,我常對村民説,咱將來的大水村一定要建得比從前更美麗、更富裕!”

  在安縣,一位叫馬開蘭的農家婦女的故事,讓我們再次體味了這種生命的堅韌。

  家住高川鄉泉水村的56歲的馬開蘭,自打兩年前老伴病故,就與兒子一家相依為命。地震那天,她正坐在從城裏返鄉的公共汽車上。車毀了,她砸開玻璃窗跳出車外,一路狂奔趕回家中。家塌了,兒子遇難,兒媳婦生死不明,只有3歲的小孫子在廢墟中嗷嗷大哭。她顧不上悲傷,背起孫子,跟上村民,向外轉移。一路上白天黑夜,跋山涉水,10米寬的河水一直沒到胸,不會游泳的她,一步倒下就可能再也爬不起來。她把小孫子高高舉過頭頂,像一個勇士一樣一步一步向前邁去……3天后,她跟隨村民們一道走進了縣城。抱著孫子,回望遠處家中的大山,馬開蘭的眼淚如決堤的水嘩嘩地往下淌。哭了很久,很久,她抹乾臉上的淚,説出一句動天地的話:“人在精神在!我要把孫子好好養下去!”

  馬開蘭、吳紅,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農婦,她們平常得就如山裏的一塊石子,一棵小草。然而就是這般如石子如小草的人,在天崩地裂的大難時刻,迸發出驚天地泣山河的力量。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