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志願者安置群眾時累倒病故

時間:2008-06-10 15:37   來源:成都商報

  57歲的胡開華丟下一句話,扭頭就走了。

  “受災群眾那麼慘,不獻點愛心,對不起人!”他穿上迷彩服,雄赳赳地去了綿陽市九洲體育館,維持秩序。但是,他再也沒回來。

  5月16日上午9時,這個年過半百的志願者,去了另一個世界。

  最後一次訓話

  “還有那麼多人,要搭個大帳篷”

  地震來臨的時候,胡開華還扛著鋤頭,掏門前的下水道。他那幢兩層小樓,建在綿陽市青義鎮燈塔村4組。他撒腿跑到了空地,看著搖晃的房子。

  情況並不樂觀,他轉身就忙了起來。先是把被磚頭砸破頭的三弟送到了醫院。隨後,又膽戰心驚地趕去鎮上的中學,看了看正念初一的孫子。這個“奔六”的男人,已經習慣性地為家人操心。他的大兒子,遠在西藏上班。小兒胡文明和兒媳,上班未歸。

  找了一通,幸好,大家都沒事。胡開華又琢磨著去找了張藍色的大塑膠皮,幾根木棒,“今天就不睡家裏,這形勢,要防著余震!”

  在兒子的幫助下,胡開華開始搭帳篷。“用得到搭這麼大嘛!”眼見篷布把一塊地都遮完了,胡文明跟老爸唱起了反調。胡開華在家裏有絕對權威,什麼事都要他拍板。他瞪著兒子,訓了起來:“那怎麼要得,還有那麼多人要睡,要搭個大的!”他説的是鄰居。晚上,帳篷終於搭起來了,躲了20多個人。

  最後一個電話

  “我們去九洲體育館了”

  14日中午,鎮上讓燈塔社區組織20多名志願者,去一線參加抗震救災,具體去向暫定為北川。消息還沒散佈出去,嘩啦啦就衝來幾十個人。

  胡開華擠了進去:“我也要報名!”燈塔社區主任鄧家福和他是一個地兒長大的,瞧他那歲數,鄧家福急了:“胡哥,你年齡這麼大了,就不去了。”哪知,這句話把胡開華惹急了,他擼了擼光膀子:“我力氣大得很,信不信,我可以把你扛起來轉圈圈!”説完,啐了口唾沫,就要動手。

  胡開華的身體確實一向都好。在胡文明記憶中,老頭一年四季連針都沒打過。

  看他求戰心切,社區幹部們勸了幾句,只好招了他。開了這個口子,更多的人湧來,死活要上前線:“胡大爺那麼大把年紀都要上,為啥不要我們去?”

  社區幹部都幹瞪眼了。沒辦法,只好把其他人都招上。一數,足足有38名。

  等胡文明得到消息跑去居委會時,看見老頭已經在換迷彩服了。在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堆裏,頭髮花白的老胡,顯得很扎眼。勸阻顯然來不及了。胡文明頓了頓,喊了聲:“爸,你路上小心!”

  車隊一騎絕塵,朝綿陽城裏駛去。不久,胡文明接到老父最後一個電話:“我們去九洲體育館了。”手機信號隨後消失,像是一個徵兆。

  最後一個瞬間

  努力為救護車打開門欄

  向小平和胡開華是同村人,兩人被分到了一組。

  14日的受災群眾們,像一股潮水,大量涌向九洲體育館,尋找庇護之所。向小平和其他志願者,被要求手挽手,組成一道人墻,維持秩序。有次回頭,向小平看到了胡開華,心裏有些酸。胡開華站在出入口,守著不銹鋼防護門欄。逢人進去,他就抬開門欄,然後又趔趄著關上。

  下午7點過,人潮漸漸消散了。胡開華仍沒有歇著。有些上了年紀的人來了,他就趕緊跑過去,幫著卸東西,往裏送。

  最後一個瞬間,定格在晚上8點過。向小平隱約記得,老胡拿了一個盒飯,轉手遞給了旁邊一個婆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哦,你的心腸還多好的嘛!”向小平開起了玩笑。老胡擺了擺手:“受災群眾那麼慘,不獻點愛心,對不起人!”

  一小時後,一輛救護車來到門口,準備出去。老胡抬著門欄,看樣子像是在發力,但沒成功。他一頭栽倒了。

  後來,醫生説,老胡是突發腦溢血,兩台手術,也沒有讓他睜開眼睛。他徹底睡著了。

  青義鎮副鎮長王雄説,老胡精神可嘉,政府已將他的事情上報,估計得等抗震救災的階段忙過了,再進行專門表彰。

  “那天,老胡穿一身短袖、長褲,向我走來。”造志願者花名冊時,社區主任鄧家福鄭重寫下:胡開華,男,57歲,綿陽市青義鎮燈塔村4組。(記者 辜波 攝影報道)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