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幕回憶催人淚下-抗震救災英模事跡首場報告會側記

時間:2008-06-13 13: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再次見到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已是24天后,他身著西裝,剛剛理過發,顯得精神了不少;24天前的他,卻是鬍子拉碴,一臉疲憊。

  6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劉校長講述了那場毀滅性的大災難中,學校老師是如何幫助一個又一個學生逃生,學生是如何頑強自救。寬大的電視螢幕上,無聲地播放著一個個畫面:倒塌的北川中學廢墟、緊張的救援……能容納3000多人的會場一片肅靜,聽眾席裏不時傳來壓抑的哭泣聲。

  一個月來,人們無數次地被慘烈的災難和艱難的救援所打動。這天,他們眼裏含著淚水,再一次被報告團成員的講述所震撼。

  5月12日,劉亞春的愛人和不到15歲的兒子都在地震中遇難。“劉校長的兒子就在我們學校讀書,但他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從沒離開過。”一位同學當著記者的面,失聲痛哭。

  今天,劉亞春告訴所有的聽眾,災難發生後,北川中學的老師“沒有一個人先去搶救自己的親人”。

  ——災難來臨時,張家春老師正帶領初二一班做物理實驗。“同學們,快跑,地震了!”張老師位於逃生的有利位置,但他卻迅速退到講臺後面,組織學生撤離。

  一個又一個的學生從他的雙臂下穿過,四十多個孩子就這樣擺脫了死神。當張老師使出最後的力氣,將一個男孩“踹”出去時,無情的水泥板砸了下來……

  這位年僅29歲的羌族漢子,用生命講完了他的最後一課!

  ——推出去30多名學生後,李佳萍老師與6名學生一起被埋入了黑暗世界。李老師腰部以下被一根橫樑砸中,半個頭埋在了水泥塊裏,流著血……孩子們驚慌失措,哭喊聲一片。李老師就跟孩子們聊天,有的學生睡著了,李老師強撐著一次次把他們叫醒,鼓舞他們求生的意志。

  在廢墟中堅持了30多個小時,李老師的聲音越來越弱。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她用那只能夠活動的右手,摘下左手上戴了20多年的結婚戒指,交給離她最近的學生,告訴她:“你們一定要堅持!如果你能活著出去,請把它交給我愛人,告訴我女兒和愛人,我很想他們,很愛他們!”

  最後,5個學生獲救,李佳萍老師和一個可愛的學生卻永遠離開了……

  ——驚心動魄的搶救行動中,張定文老師顧不上廢墟中的妻子,連續苦戰了4天4夜。

  ——劉寧老師成功救出了59名學生,卻眼睜睜看著女兒失去生命。

  今天在人民大會堂,劉亞春説,他為同事們的勇敢無私感到驕傲,為孩子們的勇敢堅強感到欣慰。

  中國礦業大學採礦係大二學生杜紅陽來自災區四川廣元。今天她和同學一起來到人民大會堂聽報告。杜紅陽紅著眼圈告訴記者,最讓她和同學感動的是,災難突然降臨時,包括劉亞春校長在內,很多人不約而同地作出了先救孩子的選擇。

  今天上午的人民大會堂,真誠的掌聲一次次響起,淚水毫無顧忌地流下。

  人們無法忘記,暴雨如注,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隊的老兵肖和,找來棉被,搭起小帳篷,他怕雨水嗆著還埋在廢墟下的孩子;

  人們無法忘記,武警成都某師600名官兵,31小時生死挺進震中汶川,將與外界隔絕33個小時的汶川災情,第一時間傳到北京,傳到了中南海;

  人們無法忘記,該師參謀長王毅給自己和士兵們下達的死命令:“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倒下,頭也要朝著汶川的方向!”

  人們無法忘記,英勇的成都軍區陸航團,不計生死,為災區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醫療衛生人員在隨時可能倒塌的廢墟中為被困者手術,醫患親如一家;記者們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發回的一篇篇感人報道……

  “我希望,在這場災難中,逝者能夠安息,含笑天堂。生者更加堅強,善待生命。”報告會後,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一位聽眾對記者説。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