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奉獻書寫崇高

時間:2008-05-25 21:51   來源:人民日報

  佩帶著黃絲帶、紅絲帶、綠絲帶,在城市、在鄉村、在救援現場、在安置點、在醫院……哪有需要,哪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學生、有教師、有農民、有企業家、有退伍軍人、有退休職工……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十多天來,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參與抗震救災的志願者已超過20萬人。護理病人、搬運物資、搭建帳篷、捐款捐物、維持秩序……他們所有的工作,都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災區盡點力。”志願者對同胞的牽掛、關愛和無私奉獻,奏響了感天動地的愛的樂章,賡續了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弘揚了助人為樂的時代精神。

  開闢道路,徒步也要提前抵達;尋聲救困,徒手也要全力救援。當地震災害襲來時,許多志願者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有的不遠萬里送來了食品和水,有的運來了各種救援的機械,有的懷著喪親之痛毅然投入救援……這是一種高尚的人間至愛,一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之愛。志願者的可貴,就在於主動、無私、自覺、自願。他們在把關愛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人們正是從無數志願者身上,看到強烈的愛國情感、責任意識和無私奉獻。這正是最可寶貴的志願者精神。大力弘揚志願者精神,我們的社會必定更加友愛和諧,我們的國家必定更加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必定更加文明進步。

  現在,安置受災群眾生活面臨著十分艱巨繁重的任務。一位志願者這樣寫道:“一個看似巨大的災難,除以十三億就變得很小;十三億人民每人獻出一點愛心,就會匯成一片愛的海洋……”無論是搶險救援,還是重建家園,災區都需要更多的支援和幫助,全社會都需要大力弘揚志願者精神,為災區貢獻一份智慧和力量。

  志願者的奉獻豈止在災區。我們看到,許多地方都在加班加點生産災區所亟需的帳篷,許多人一次再次地捐出自己的錢物,許多人在受傷群眾轉移的醫院裏默默地護理傷員,更多人在把對災區人民的悲痛之心和關切之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行動,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為災區重建提供更強大的支援。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在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到處都有志願者在行動。志願者用奉獻書寫的崇高,展示著中國人民的嶄新風貌,也必將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新的精神力量,做出新的貢獻,推動我們偉大的民族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