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日前在香港表示,江澤民關于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八項主張繼承、發展和完善了在鄧小平倡導下形成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胡錦濤主席去年3月提出的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是中央對臺方針的繼續和發展,是引領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在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11周年之際,董建華接受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三家媒體的聯合採訪。董建華從延續性、一貫性和創新性等方面,暢談了江澤民關于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八項主張的重要歷史意義和胡錦濤主席關于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的現實指導意義。
董建華表示,江澤民的八項主張明確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而且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他說,江澤民的八項主張,提出了兩岸進行和平談判的初步設想,賦予了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含義,並且深化了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思想。它表達的是全球中華兒女希望國家早日統一的共同願望。11年來,這個講話促進了兩岸關係快速發展,凝聚了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球華人對國家統一的共識。
董建華說,去年3月,胡錦濤主席提出了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這是中央對臺方針的繼續和新的發展。是引領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他說,胡錦濤主席的講話體現了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地促進和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智慧和思想,它一方面表達了大陸方面在原則問題上的堅定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的靈活性。
他說,目前我們清楚地看到,島內“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是不得人心的。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熱切盼望兩岸關係能夠和平穩定發展,盼望兩岸能進一步擴大合作交流和共同發展。
董建華說,“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是鄧小平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這個構想在香港和澳門已經率先付諸實踐。香港、澳門成功的經驗證明“一國兩制”這個構想是科學可行的,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公認。
他說,多年來,香港一直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目前,臺灣是香港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五大出口市場;也是香港居民第四大旅遊地。300多家臺灣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到香港融資、上市;1988年以來,臺胞經港澳赴大陸近4000萬人次。“我相信,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港臺關係必將深化,香港在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等方面,一定會進一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貢獻力量。”
董建華特別指出,香港回歸以來,既保持了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又在與祖國的交流合作中受益,兩岸暨香港經貿合作具有巨大潛力和光明前景。他說,經濟的全球化、區域化發展,特別是我國的經濟騰飛,對世界、對亞洲、對港澳,對臺灣都是難得的機遇。港澳臺背靠祖國大陸,有更大的優勢。僅內地和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政策的實行,對香港經濟的復蘇和推動,就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目前香港經濟迅速復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如果臺灣方面緊縮兩岸經貿政策,受傷害的首先是臺灣經濟和臺灣人民。反之,如果兩岸能夠早日實現“三通”、擴大經貿合作,充分利用祖國大陸經濟飛躍的契機,必然有助于臺灣經濟走出低谷,實現經濟轉型。
董建華說,江澤民關于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八項主張和胡錦濤主席提出的在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都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放在第一位。這說明,一個中國的原則作為發展兩岸關係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是一貫的,也是不會改變的。
董建華在採訪結束時動情地說,大陸同胞和臺灣同胞都是骨肉兄弟,中國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兩岸和平統一,更是兩岸人民、也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有利于臺灣、有利于香港、有利于大陸,也有利于亞洲和世界和平的發展。他說,胡錦濤主席說過:“只要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做,並且一定會努力做好。”這清楚地表明了中央領導人堅持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誠意和決心。
(來源:新華社 記者向劍幗 唐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