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人民日報》25日發表臺灣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理事長許文彬的署名文章《明月何曾是兩鄉》,紀念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講話發表11周年。許文彬在文章中積極評價了八項主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希望兩岸消除歷史隔閡,增進相互情誼,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文章說,當農歷丙戌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回顧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先生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對臺政策重要講話,即將屆滿11周年。放眼兩岸關係前景,如何為人民福祉及民族振興而和平相處、攜手合作,值得兩岸雙方有關人士深思與互勉。
文章認為,當前兩岸互動僵局的形成,實在是由于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在“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上,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甚至竟然還有所謂“修憲公投”的擬議,不免引起有關各方產生是否朝向“法理臺獨”路線之疑慮。
大陸方面在這個問題上則作了務實的論述。在江澤民八項主張的引言中指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後,臺灣又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狀態”,“統一以後實行‘一國兩制’,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臺灣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文章說,八項主張中,除了政治層面之外,在經濟、文化方面的看法和主張,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強調“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和幹擾兩岸經濟合作”、“加強兩岸同胞的相互往來和交流,增進了解和互信”;並指出“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是維係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要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作主的願望”。而胡錦濤的四點意見,更具體的提出要切實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的問題,實現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甚至“常態化”,由兩岸民間行業組織推動兩岸貨運包機。
文章指出,本月中旬,胡錦濤到福建考察,表示希望臺商及兩岸民眾要抓住機會、審時度勢,推動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直接通航,也歡迎臺灣民眾參加奧運會建設和有關活動。此可謂以實際行動踐履八項主張的政策方針,對于爭取臺灣民心,將起到積極作用。
文章最後引用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並指出,海峽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是骨肉手足。但願歷史的隔閡隨著時光消逝,經由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相互情誼,化解政治上的誤解,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