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江澤民對臺八項主張發表十一周年
字號:
紀念江澤民八項主張發表11周年: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時間:2006-01-26 08:40    來源: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的《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是一份當代中國重要的政治文獻。在這篇重要講話中,江澤民提出了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臺灣稱之為“江八點”)。

  “江八點”包括“政治面”、“經濟面”以及“文化面”,全力地、全面地推動兩岸關係的交流、穩定、和平、和解、合作與發展,最終目標就是期盼水到渠成,完成祖國的和平統一。

  11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環繞著此一“主軸”,穩扎穩打,步步前進。這期間,總結一句,應該說,“經濟面”的成果最為顯著,“文化面”次之,最艱困的,就是“政治面”。

  “江八點”十年有成,緊接著,2005年3月4日,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臺灣稱之為“胡四點”)。“胡四點”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胡四點”與“江八點”都提出了四大課題:堅持貫徹“一個中國”;極力爭取和平統一;寄希望于臺灣人民;堅決反對“臺灣獨立”。

  去年這一年,在兩岸關係史上,既是執行“胡四點”的第一年,也是“江八點”發表11年來最豐收的一年。

  首先,《反分裂國家法》的公布,適時,也得體。其次,是政黨交流的發動,及時,也合宜。最後,是全面做好臺灣人民的工作,現實,也正確。諸如:對臺農、臺生、臺商、臺胞……釋出很多很多的重大善意舉措,嘉惠臺灣人民。尤其是臺灣中南部的人民,民心稱快,如沐甘霖。

  近20年來,去年在兩岸關係上應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

  2006年已到人間。此去風雲路,究應如何行走?不論是“江八點”還是“胡四點”,加強落實,“得民心得天下”。首先,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到底,尤其是“一中”與“反獨”。

  其次,能彈性的,就應更加務實,尤其是“寄希望于臺灣人民”,多做比少做好。“入島入心”,尤其是臺灣中南部的骨肉同胞。

  “江八點”與“胡四點”,這兩份政治文獻,一脈相承,擲地有聲,推動了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引導了和平統一的康莊進程。

  中國一定會統一,中國必然會統一。潮流所趨,浩浩蕩蕩,擋不住,阻不了。

  朋友們,站起來,請加油!我們都是:“為勝利而生”的龍的傳人。我們都是創造歷史的中華兒女。讓我們全體華夏兒女,心手相連,風雨同舟,共同打拼,加速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期盼祖國的和平統一早日來臨。

  (作者郭俊次 臺灣人民推動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創會會長、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第二任會長)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年01月26日 第三版)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