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江澤民訪問歐、非、亞五國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特寫:“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能早日完成”——江澤民主席參觀波茨坦會議會址側記
 
 
  來源:      日期:2002-04-17 16:26

 

 
  新華網柏林4月10日電(記者楊國強 鄭漢根)這是一個溫和的春日,距離柏林西南27公里的西席林霍夫宮靜靜地佇立在處女湖畔的綠蔭叢中。正在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10日上午參觀了這座曾舉行了著名的波茨坦會議的宮殿。


  二戰期間,在這里召開的波茨坦會議對戰後國際格局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次會議進一步確定被日本霸佔的臺灣必須歸還中國,因而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1943年簽署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必須將竊取的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而1945年7月在這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明確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


  上午11時15分,江澤民來到這里。他在勃蘭登堡州州長施托爾佩的陪同下,參觀了西席林霍夫宮。他在參觀中表示:“在這里參觀,引起了我對《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的回顧。《開羅宣言》確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席林霍夫宮于1913年至1916年倣照英式鄉村別墅建造。雖是初春時節,但宮殿四周早已春意盎然,綠樹環繞,流水潺潺。宮殿牆壁爬滿常春藤,更為這座宮殿憑添了生機。


  波茨坦會議的會場是一間約40平方米的房間。陳設還是當年的一切:一張偌大的深紅桌布鋪在一張直徑達三米的木桌上,蘇美英三國國旗放置在桌子的中間,繞桌分放的三把大扶手椅則是當時三國首腦的座位。就是在這次會議上,臺灣歸屬中國再次得到確認。


  參觀完波茨坦會議的會場,江澤民在貴賓簿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談起波茨坦會議關于臺灣歸屬中國的那段歷史之後,江澤民充滿信心地對在場的中外記者說:“中國統一大業一定能早日完成。”


  陪同參觀的施托爾佩州長也表達了對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信心。


  在西席林霍夫宮的門口,有一群特地趕來歡迎江澤民主席的中國留學生。他們說,他們知道西席林霍夫宮曾發生的這段歷史,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這一事實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祖國大陸與臺灣在經濟和其它領域的聯係日益密切。祖國統一的前途一片光明。”中國留學生柏林同學會主席胡怡紅這樣說道。(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