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紀念活動

五嶽道教界史上首次攜手祈福 祝國運昌盛(圖)

時間:2009-09-13 09:13   來源:中新網

 

    9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任法融會長致辭。當日,中華五嶽道教界首度聯合,攜手全國道教界,在中國道教策源地——河南登封嵩山中嶽廟設都壇,舉辦“祈福中華論道中嶽”系列文化活動,以此獻禮新中國60華誕。 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中新社鄭州九月十二日電(記者 李志全)中國的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道教界歷史上首度攜手,動用最高規格祈禱國運昌盛、祝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十二日上午九時許,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山中嶽廟鐘鼓齊鳴,名為“祈福中華、論道中嶽”的系列文化活動在此設立都壇。而與此同時,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四岳設分壇,全國各主要道觀也同時舉辦祈禱法會,這一天距新中國國慶六十週年還有十九天。 

  是日上午嵩山中嶽廟的“五嶽同祈法會”在該廟峻極殿前舉行,法會場面隆重,氣氛莊嚴,如法如儀。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及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事務局和河南省有關官員出席。七十三歲的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拈香主法,並宣讀祈願文。

  此活動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吸引了北京白雲觀、上海城隍廟、西安八仙觀、武漢長春觀、蘇州玄妙觀的三百餘位道教知名高真。更有來自港澳臺的多位著名道教人士。

  今天的嵩山中嶽廟內人頭攢動,道人、信徒居士、香客,不乏黃頭髮、藍眼睛的“洋道人”,從廟門外的廣場,一直排到峻極殿前都壇上。都壇兩側道幡上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字樣。

  五嶽曾被古代封建帝王看成是神的象徵,它亦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産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而中嶽嵩山被視為中國道教策源地。

  記者現場看到,當各界嘉賓行至中嶽廟的天中閣時,千年古廟山門洞開,中嶽廟道長黃至傑以道教最高禮儀相迎,並向嘉賓敬獻中嶽廟鎮廟之寶——《五嶽真形圖》。此時,六百六十六名小道士手持竹簡,誦讀起了道德經。

  主辦方介紹,法會共九項儀式,包括三心(同心、洗心、靜心)、三生(放生、養生、護生)、三福(祈福、善福、祝福),融入了道教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祈福環節,鄭萬通、許嘉璐在任法融陪同下,上都壇鳴鐘六響,表達對祖國六十華誕的共同心願和美好祝福。隨後,在百餘名高真組成的經樂團的“道家仙樂”中,任法融帶領中國道教協會的各副會長、港澳臺道教代表上香,敬拜。

  最後的祝福環節,也是本次祈福法會的高潮,來自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嶽的道長分別贈送嘉賓和信眾道教的護身符,寓意“福祉眾生”,啟發人們心靈向善、行為向善、人生向善。此前,五色彩衣道士還灑下取自五嶽的各色土壤——五色土,寓意五嶽同心同力,祖國和睦太平。

  任法融表示,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中國道教界始終秉承愛國愛教宗旨。此活動體現了道教界對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期盼與祝福,也是道教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新中國六十華誕獻禮。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