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時政
-
紀念“江八點”發表十周年
-
江澤民八項主張問答
江澤民八項主張問答
怎樣理解江澤民提議“作為第一步, 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
時間:2001-04-11 14:54 來源:
兩岸敵對狀態尚未結束,是目前兩岸關係中存在的事實。1949年,蔣介石集團在他們所發動的全面內戰中失敗,退踞臺灣以後,還想“反攻大陸”;同時,美國又插手臺灣問題,造成臺灣海峽地區長期緊張對峙的局面。盡管1991 年5月, 臺灣當局宣布結束“動員戡亂時期”,但仍然敵視大陸,並且拼命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因此,迄今兩岸仍處于敵對狀態。
兩岸敵對狀態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不穩定因素, 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嚴重障礙。早日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要求,特別是有利于臺灣社會安定、經濟發展。 因此中國共產黨自1991年6 月以來,就提出進行“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的談判。此後,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考慮了兩岸關係的現狀,包括臺灣方面的一些想法。所以在講話中江澤民提議“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在此基礎上,雙方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這無疑是合情合理,符合包括廣大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願望的。
進行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談判並達成協議,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敵對狀態是國民黨發動內戰遺留下來的,結束這種敵對狀態,是中國內部的事情,這和主權國家之間結束戰爭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就此談判所達成的協議,也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達成的中國協議,是共同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協議,而不是國際條約。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是為了逐步實現和平統一,是和平統一進程中的一個步驟,是為國家的最終統一創造條件。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